詞語 | 解釋 |
---|---|
龍膋 | 龍膋 龍膋,讀音為lónɡ li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一種如魚鰾的紙。 基本解釋 一種如魚鰾的紙。 網絡解釋 龍膋 龍膋,讀音為lónɡli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一種如魚鰾的紙。 |
血膋 | 血和脂膏。 基本解釋 血和脂膏。 |
膋薌 | |
肝膋 | 詞語解釋 肝膋 [ gān liáo ] ⒈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網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引證解釋 ⒈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網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引 《禮記·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鄭玄 注:“膋,腸間脂。” 《周禮·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漢 鄭玄 注:“珍謂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漬、熬、肝膋也?!? |
膋鬯 | 古代宗廟祭祀用的油脂和香酒。 基本解釋 古代宗廟祭祀用的油脂和香酒。 |
蕭膋 | 1.香蒿和脂膏。祭祀時兩物焚燒可以產生馨香。 2.借指焚香祭祀。 基本解釋 1.香蒿和脂膏。祭祀時兩物焚燒可以產生馨香。2.借指焚香祭祀。 |
龍膋 | 詞語解釋 龍膋 [ lóng liáo ] ⒈ 一種如魚鰾的紙。 引證解釋 ⒈ 一種如魚鰾的紙。 引 清 梁同書 《日貫齋涂說》:“魏叔子 文集有《龍膋記》二篇,文義不可解,問之余威友 許宗彥,宗彥 解之似有理。蓋一種海外紙,似魚鰾類者,作字不滅,而垢污可洗。國初遺民多有通問海上事敗被戮者, 叔子 之意,謂以龍膋作書,則不致敗事……蓋作字后,或涂以泥,或薰以煙,或涂以丹,或裱以紙,用水洗之仍可去而字見焉?!? |
膋蕭 | 膋蕭 膋蕭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iáo xiāo,釋義為油脂與艾蒿。 基本解釋 油脂與艾蒿。古代祀神時焚之以散發(fā)馨香。 網絡解釋 膋蕭 膋蕭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iáoxiāo,釋義為油脂與艾蒿。 |
膋薌 | 膋薌 膋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áo xiāng,是指油脂與香草。 基本解釋 1.油脂與香草。古代祀神時焚之以散發(fā)馨香。 網絡解釋 膋薌 膋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áoxiāng,是指油脂與香草。 |
膟膋 | |
蕭膋 | 1.香蒿和脂膏。祭祀時兩物焚燒可以產生馨香。 2.借指焚香祭祀。 基本解釋 1.香蒿和脂膏。祭祀時兩物焚燒可以產生馨香。2.借指焚香祭祀。 |
膋血 | 膋血 膋血是漢語詞語,讀作liáo xuè,是指濃血。 基本解釋 猶濃血。 網絡解釋 膋血 膋血是漢語詞語,讀作liáoxuè,是指濃血。 |
膋血 | |
膋薌 | 膋薌 膋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áo xiāng,是指油脂與香草。 基本解釋 1.油脂與香草。古代祀神時焚之以散發(fā)馨香。 網絡解釋 膋薌 膋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áoxiāng,是指油脂與香草。 |
蕭膋 | |
膋蕭 | 膋蕭 膋蕭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iáo xiāo,釋義為油脂與艾蒿。 基本解釋 油脂與艾蒿。古代祀神時焚之以散發(fā)馨香。 網絡解釋 膋蕭 膋蕭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iáoxiāo,釋義為油脂與艾蒿。 |
膟膋 | 膟膋 膟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ǜ liáo,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牲血與腸間脂肪。 基本解釋 1.古代祭祀用的牲血與腸間脂肪。 網絡解釋 膟膋 膟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ǜliáo,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牲血與腸間脂肪。 |
肝膋 | 肝膋 肝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ān liáo,是指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網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基本解釋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網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網絡解釋 肝膋 肝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ānliáo,是指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網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 |
龍膋 | 龍膋 龍膋,讀音為lónɡ li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一種如魚鰾的紙。 基本解釋 一種如魚鰾的紙。 網絡解釋 龍膋 龍膋,讀音為lónɡli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一種如魚鰾的紙。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