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灤京 | 1.元上都的別稱。因近灤河,故稱。 基本解釋 1.元上都的別稱。因近灤河,故稱。 辭典解釋 灤京luánjīngㄌㄨㄢˊㄐㄧㄥ 城市名。即元代的上都,位于今熱河省。 元.周伯琦〈越五日別翰林諸友〉詩(shī):「分班扈蹕到灤京,侍從官閑暑氣清。」 也稱為「灤都」。 |
引灤入津工程 | |
灤都 | 灤都 拼音:luán dōu 注音: 即 灤京 。 元 張昱 《輦下曲》詩(shī)之十四:“祖宗詐馬宴 灤都 ,挏酒啍啍載憨車?!眳⒁姟?灤京 ”。 基本解釋 即灤京。 網(wǎng)絡(luò)解釋 灤都 拼音:luándōu 注音:ㄌㄨㄢˊㄉㄡ 即灤京。元張昱《輦下曲》詩(shī)之十四:“祖宗詐馬宴灤都,挏酒啍啍載憨車?!眳⒁姟盀淳?。 |
灤陽(yáng) | 灤陽(yáng) 灤陽(yáng)古縣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置。治所在今河北遷西西北。泰和四年(1204年)廢。元復(fù)置,明洪武初廢。金為惠州治所。 基本解釋 1.河北省承德市的別稱。因在灤河之北,故名。 網(wǎng)絡(luò)解釋 灤陽(yáng) 灤陽(yáng)古縣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置。治所在今河北遷西西北。泰和四年(1204年)廢。元復(fù)置,明洪武初廢。金為惠州治所。 |
灤京 | 詞語解釋 灤京 [ luán jīng ] ⒈ 元上都的別稱。因近灤河,故稱。 引證解釋 ⒈ 元 上都 的別稱。因近 灤河,故稱。 引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一:“今朝 建德門 前馬,千里 灤京 第一程?!?國(guó)語辭典 灤京 [ luán jīng ] ⒈ 城市名。即元代的上都,位于今熱河省。 引 元·周伯琦〈越五日別翰林諸友〉詩(shī):「分班扈蹕到灤京,侍從官閑暑氣清?!? |
開灤煤礦 | 詞語解釋 ⒈ 在河北省唐山市。1877年和1906年先后成立開平和灤州礦務(wù)局,1909年兩者合并。為中國(guó)最早建成的使用機(jī)械開采的煤礦。全國(guó)煉焦煤的重要基地和第二大煤礦。 |
灤都 | 詞語解釋 灤都 [ luán dōu ] ⒈ 即灤京。 引證解釋 ⒈ 即 灤京。參見“灤京”。 引 元 張昱 《輦下曲》詩(shī)之十四:“祖宗詐馬宴 灤都,挏酒啍啍載憨車。” |
灤州影 | 皮影戲的一個(gè)劇種,因起源于河北省灤縣(舊名灤州),故名。影人以驢皮制成,飾以油彩,故又名驢皮影。演時(shí),前置素紙幕,演者立幕后在燈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紙幕舞動(dòng),配以唱詞與音樂。劇目豐富,唱腔綜合高腔﹑京劇和灤縣一帶的曲藝而有所變化,對(duì)于評(píng)劇的形成與發(fā)展有一定影響。 基本解釋 皮影戲的一個(gè)劇種,因起源于河北省灤縣(舊名灤州),故名。影人以驢皮制成,飾以油彩,故又名驢皮影。演時(shí),前置素紙幕,演者立幕后在燈光映照下持影 |
灤州影 | 詞語解釋 灤州影 [ luán zhōu yǐng ] ⒈ 皮影戲的一個(gè)劇種,因起源于河北省灤縣(舊名灤州),故名。影人以驢皮制成,飾以油彩,故又名驢皮影。演時(shí),前置素紙幕,演者立幕后在燈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紙幕舞動(dòng),配以唱詞與音樂。劇目豐富,唱腔綜合高腔、京劇和灤縣一帶的曲藝而有所變化,對(duì)于評(píng)劇的形成與發(fā)展有一定影響。 引證解釋 ⒈ 皮影戲的一個(gè)劇種,因起源于 河北省 灤縣 (舊名 灤州 ),故名。影人以驢皮制成,飾以油彩,故又名驢皮影。演時(shí), |
灤陽(yáng) | 詞語解釋 灤陽(yáng) [ luán yáng ] ⒈ 河北省承德市的別稱。因在灤河之北,故名。 引證解釋 ⒈ 河北省 承德市 的別稱。因在 灤河 之北,故名。 引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yáng)消夏錄一》:“乾隆 己酉夏,以編排秘籍,于役 灤陽(yáng)。”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qǐng)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hào)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yíng)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