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薶掛 | 薶掛 薶掛(薶掛) 舊時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等填塞決口、加固堤岸。《元史·河渠志三》:“其為埽臺及推卷、牽制、薶掛之法,有用土、用石、用鐵、用草、用木、用杙、用?之方?!?基本解釋 舊時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絙等填塞決口﹑加固堤岸。 網(wǎng)絡(luò)解釋 薶掛 薶掛(薶掛) 舊時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等填塞決口、加固堤岸。《元史·河渠志三》:“其為埽臺及推卷、牽制、薶掛之法,有用土、用石、用鐵、用草、用木、用 |
薶血加書 | 薶血加書 薶血加書,是漢語詞匯,拼音是wō xuè jiā shū,是古代訂盟時的一種儀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約上,穿坎與之俱埋。 基本解釋 古代訂盟時的一種儀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約上,穿坎與之俱埋。 網(wǎng)絡(luò)解釋 薶血加書 薶血加書,是漢語詞匯,拼音是wōxuèjiāshū,是古代訂盟時的一種儀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約上,穿坎與之俱埋。 |
瘞薶 | |
薶血加書 | |
瘞薶 | 1.見"瘞埋"。 基本解釋 1.見"瘞埋"。 辭典解釋 瘞薶yìmáiㄧˋㄇㄞˊ 稱祭地之禮。 《爾雅.釋天》:「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薶?!? |
沈薶 | 沈薶 沈薶亦作“沉薶”。 1.無聲無息。 漢 王充 《論衡·道虛》:“若我,南游乎罔浪之野,北息乎沉薶之鄉(xiāng),西窮乎杳冥之黨,而東貫須懞之先?!眳⒁姟?沉墨 ”。 基本解釋 亦作“沉薶”。無聲無息。沉埋,埋沒。 網(wǎng)絡(luò)解釋 沈薶 沈薶亦作“沉薶”。1.無聲無息。漢王充《論衡·道虛》:“若我,南游乎罔浪之野,北息乎沉薶之鄉(xiāng),西窮乎杳冥之黨,而東貫須懞之先?!眳⒁姟俺聊?。 |
薶沈 | 古代祭祀山林和川澤的禮儀。薶,“埋”的本字。參見:埋沈 基本解釋 古代祭祀山林和川澤的禮儀。薶,“埋”的本字。參見:埋沈 |
薶血加書 | 薶血加書 薶血加書,是漢語詞匯,拼音是wō xuè jiā shū,是古代訂盟時的一種儀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約上,穿坎與之俱埋。 基本解釋 古代訂盟時的一種儀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約上,穿坎與之俱埋。 網(wǎng)絡(luò)解釋 薶血加書 薶血加書,是漢語詞匯,拼音是wōxuèjiāshū,是古代訂盟時的一種儀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約上,穿坎與之俱埋。 |
薶掛 | 薶掛 薶掛(薶掛) 舊時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絙等填塞決口、加固堤岸。《元史·河渠志三》:“其為埽臺及推卷、牽制、薶掛之法,有用土、用石、用鐵、用草、用木、用杙、用絙之方。” 基本解釋 舊時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絙等填塞決口﹑加固堤岸。 網(wǎng)絡(luò)解釋 薶掛 薶掛(薶掛) 舊時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絙等填塞決口、加固堤岸。《元史·河渠志三》:“其為埽臺及推卷、牽制、薶掛之法,有用土、用石、用鐵、用草、用木 |
薶掛 | |
沈薶 | |
掩薶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