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疏影》的古詩詞列表(51首)
疏影(欽譜)簡介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張炎詞詠荷葉,易名《綠意》。彭元遜詞有“遺佩環(huán)浮沈澧浦”句,名《解佩環(huán)》。
疏影(欽譜) 格律一 雙調一百十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龍沙遠,
中平仄仄韻仄中平仄仄句中中平仄韻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中中中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陳允平、張炎、張翥詞之押韻不同、句讀互異,皆變格也。按周密詞前段第三句“一花初發(fā)”,“一”字仄聲。趙以夫詞第七句“玉仙緩轡江城路”,“玉”字仄聲;王沂孫詞“離魂分破東風恨”,“分”字平聲。趙以夫詞第八句“全不羨、揚州東閣”,“全”字平聲。第九句“似天教、瑤佩瓊裾”,“天”字平聲。趙文詞第十句“寂歷如聞幽咽”,“如”字平聲。吳文英詞后段第五句“圖入淩煙”,“圖”字平聲。第七句“相將初識紅鹽味”,“初”字平聲。趙以夫詞第九句“醉歸來、夢斷西窗”,“歸”字平聲;王沂孫詞“早又是、翠陰蒙茸”,“是”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四詞。張詞前段第三句“千峰獨立”,“獨”字入聲。又一首后段第三句“獨抱孤潔”,“獨”字入聲。此皆以入作平,不注可仄。彭元遜詞后段起句“日晏山深聞笛”,“日”字以入作平,“聞”字平聲,與諸家不同,譜內不注可平可仄。
疏影(欽譜) 格律二 雙調一百十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張炎
柳黃未結,放嫩晴,銷盡斷橋殘雪,隔水人家,渾是花陰,曾醉好春時節(jié),輕車幾度新堤曉,
仄平仄仄韻仄仄平讀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此與姜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異。又一首后段第二句“怕飛去、漫縐留仙裙摺”亦作九字句,注明不另列。
疏影(欽譜) 格律三 雙調一百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陳允平
千峰玉立,送孤云伴我,羅村清宿,拂曉憑虛,春碧生寒,衣單瘦倚筇竹,東風不解吹愁醒,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此亦與姜詞同,惟首句不押韻異。
疏影(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一百十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張炎
雪空四野,照歸心萬里,千峰獨立,身與天游,一洗襟懷,海鏡倒涌秋白,相逢懶問盈虧事,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句仄仄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此與陳詞同,惟換頭句押韻異。按張詞別首換頭“窺鏡娥眉淡抹,為容不在貌,獨抱孤潔?!倍嘌阂豁崳c此同。
疏影(欽譜) 格律五 雙調一百十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張翥
山陰賦客,怪幾番睡起,窗影生白,縹緲仙姝,飛下瑤臺,淡濘東風顏色,微霜恰護朦朧月,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此亦姜詞體,惟前結攤破句法作五字一句、四字兩句異。按南曲黃鐘宮《疏影》調正照此填。
疏影(龍譜)簡介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張炎以詠荷葉,改名《綠意》。茲以姜詞為準。一百十字,前片五仄韻,后片四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疏影(龍譜) 格律一 定格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
宋代:張紹文清溝泂寒波,怪石亂扶擁。
輕風卷濃云,天際孤月涌。
主人宴親賓,會合意彌重。
列炬照寒梅,繁星粲修隴。
清香逼詩魂,吟興欲飛動。
酩酊歸去來,嚴城角三弄。 -
元代:吳景奎縞衣仙子,倚東風花信,先占春色。
*酒含顰,脈脈無言,青鳥為傳消息。
暗香一點才浮動,早自有、東君憐惜。
想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飛瓊肌骨。
還向影娥池上,借霓裳一曲,徘徊歌席。
清夜梨花,同夢方甘,又似楚云蹤跡。
新歡舊恨知多少,算檀板金尊消得。
折芳馨、欲寄相思, -
宋代:趙時韶山前抹出連云樹,窗外施來帶月枝。
數(shù)點塞鴻相伴好,一聲羌笛不須吹。 -
宋代:趙時韶為有清癯骨相寒,月明時候正相關。
本來面貌無塵俗,更向冰池自照看。 -
宋代:趙時韶寂寞籬邊野水涯,三花雨蕊帶春來。
且圖冷淡為生活,不傍門庭鬧熱開。 -
宋代:趙時韶風雨瀟瀟日又曛,因香認得半溪云。
平生不作朦朧事,立待明時折贈君。 -
宋代:趙時韶前山日落已棲鴉,老樹差牙竹半遮。
沙岸寒雪迷晚眺,祗疑金色界中花。 -
宋代:趙時韶花下朦朧作桂看,細評香影一般般。
喚醒二十年前夢,依舊身游在廣寒。 -
宋代:趙時韶一夜霜風吃緊吹,曉驚飛鳥蹴花枝。
誰知窗外紛紛意,正是山陰雪下時。 -
宋代:趙時韶小橋飄泊淡生涯,曾送清香入酒杯。
疏影不隨流水去,夜深和月過溪來。 -
宋代:趙時韶氣味風標見似人,群芳合讓作先生。
盡燒龍腦三千斛,不抵花心一點清。 -
宋代:趙時韶萬籟沉沉境寂寥。
尋香不見過溪頭。
小奚摸索枝頭笑,誰把明珠驀地投。 -
宋代:趙時韶精神淡佇霜猶薄,膚貌參差發(fā)未溫。
試向南枝看春色,夜來纏著兩三分。 -
宋代:趙時韶繁華朽腐休相溷,冷淡幽閑大逼真。
斷得世間煙火氣,前身恐是首陽人。 -
宋代:趙時韶春在枝頭有淺深,疏疏冷冷小溪陰。
好風一陣香如洗,明月三更影不沉。 -
宋代:趙時韶一權倚竹偏宜雪,半樹歌檐轉怕風。
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掛在夕陽中。 -
宋代:無名氏月明疏影林間。
水潺潺。
一點濃香十里、渡關山。
且莫負。
好分付。
冷無眠。
只怕笛聲嗚咽、到愁邊。 -
宋代:姜夔苔枝綴玉。
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
宋代:姜夔苔枝綴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照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營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
宋代:李呂斜入茅檐如有恨,高情每賴吟題遣。
要知調鼎會有時,且占寒溪照清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