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烏夜啼》的古詩詞列表(108首)
烏夜啼(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短驼糇V》注“南呂宮”,又“大石調(diào)”。宋歐陽修詞名《圣無憂》,趙令畤詞名《錦堂春》。按郭茂倩《樂府詩集》有清商曲《烏夜啼》,乃六朝及唐人古今詩體,與此不同,此蓋借舊曲名,另翻新聲也。
烏夜啼(欽譜) 格律一 雙調(diào)四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 (南唐)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敧枕,起坐不能平,
仄仄平平仄句中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此詞前段起句五字,歐陽修“圣無憂”詞及權(quán)無染詞正與此同。歐詞前段第二句“十年一別須臾”,“十”字仄聲。權(quán)詞后段第三句“與君高卻看花眼”,“高”字平聲。譜內(nèi)據(jù)此,馀參下詞。
烏夜啼(欽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 趙令畤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年年春事關(guān)心事,腸斷欲棲鴉,
中仄中平中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中中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按此調(diào)五字起者或名《圣無憂》。六字起者或名《錦堂春》。宋人俱填《錦堂春》體,其實始于南唐李煜,本名《烏夜啼》也。《詞律》反以《烏夜啼》為別名者誤。惟《相見歡》一詞,乃別名《烏夜啼》,與此無涉。此調(diào)前段起句六字,宋人皆同,惟蘇軾詞前后段第三句“若見故人須細問”、“更有鱸魚堪切鲙”,平仄獨異。前段第一句,盧祖皋詞“柳色津頭泫綠”,“柳”字仄聲;劉迎詞“離恨遠縈楊柳”,“遠”字仄聲,“楊”字平聲。譜內(nèi)據(jù)此,馀參前詞。
烏夜啼(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兩平韻 程垓
墻外雨肥梅子,階前水繞荷花,陰陰庭戶薰風灑,冰紋簟,怯菱芽,
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平平仄句平平仄句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段結(jié)句作三字兩句異。汲古閣本《書舟詞》誤刻《西江月》,《詞律》猶沿其誤。今從《詞緯》改定。至《詞律》收程珌詞,乃《錦帳春》,與《錦堂春》迥別,另編不列。
-
南北朝:鮑令暉歌舞諸年少。
娉婷無穜跡。
菖蒲花可憐。
聞名不曾識。 -
明代:高啟啼烏驚多棲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
燈下佳人顰淺眉,機中少婦停纖手。
月入空閨夜欲深,數(shù)聲猶似聽君琴。 -
宋代:郭世模碧煙障樓天欲暮,飛烏夜集蕪城戍。
云外畢逋銜尾來,月明腷膊同枝語。
樓中有人輟機杼,玉笙怨咽凝江霧。
惆悵幽棲夜未闌,桂樹秋風蘭葉露。 -
元代:王庭筠淡煙疏雨新秋。
不禁愁。
記得青簾江上、酒家樓。
人不住。
花無語。
水空流。
只有一雙檣燕、肯相留。 -
元代:劉迎菱鑒玉篦秋月,蕙爐銀葉朝云。
宿酲人困屏山夢,煙樹小江村。
翠甲未消蘭恨,粉香不斷梅魂。
離愁分付殘春雨,花外泣黃昏。 -
明代:蔣山卿從勸出門去,天寒獨自宿。
門外單棲烏,夜夜啼上屋。 -
明代:蔣山卿長帆百幅余,大舸夾雙櫓。
回頭欻不見,儂心苦復苦。 -
明代:蔣山卿月明潮欲生,三江風浪惡。
勸郎且遲留,莫便將衣著。 -
明代:蔣山卿郎起見月光,綺窗白如曙。
儂歡不成寐,郎起渡江去。 -
明代:蔣山卿門前楊柳樹,借汝烏夜棲。
郎眠夜未半,無奈汝爭啼。 -
宋代:吳百生夜夜烏來啼未央,明月出戶空飛霜。
吹笳征夫不就寢,宮筵列燭聲滿堂。 -
宋代:許志仁碧煙障樓天欲暮,飛烏夜集蕪城戍。
云外畢逋銜尾來,月明腷膊同枝語。
樓中有人輟機杼,玉笙怨咽凝江霧。
惆悵幽凄夜未闌,桂樹秋風蘭葉露。 -
明代:郭奎石頭城上烏,遙夜鳴相呼。
紫清道士有兩樹,烏啼不離樹高處。
千聲啞啞復萬聲,中堂酒闌夢未成。
呼童把燭起開戶,照樹惟恐鄰人驚。
庭前再拜為爾說,我家舊住長淮北。
慈親已老返哺違,零落猶為異鄉(xiāng)客。
嚴霜滿天江月輝,東方未白群星希明朝日出當早飛,莫使
涕淚沾裳衣。 -
明代:郭武金井梧桐霜葉飛,寒烏啞啞中夜啼。
蘭閨少婦停燈宿,夢見征人塞上歸。
相思未訴烏驚起,千結(jié)柔腸碧窗里。
鹍弦羞澀掩瑤琴,線斷紅珠淚如洗。
啼啞啞,聲不住。
牽轆轤,逐烏去。 -
明代:皇甫汸長樂宮中秋夜長,美人新得幸君王。
別館不愁金作屋,曲池無羨玉為梁。
門前數(shù)報公車過,樓下時聞脂粉香。
總是啼烏聲轉(zhuǎn)切,歡娛那解曲凄涼。 -
明代:沈愚月邊驚烏尾畢逋,夜飛三匝啼高梧。
綠窗織素誰家女,低蹙蛾眉淚如雨。
銀燈照影翠屏深,聲聲似聽夫君琴。
霜華滿庭天欲曙,正是愁人斷腸處。 -
宋代:辛棄疾人言我不如公。
酒頻中。
更把平生湖海、問兒童。
千尺蔓。
云葉亂。
系長松。
卻笑一身纏繞、似衰翁。 -
宋代:歐陽修相別重相遇。
恬如一夢須臾。
尊前今日歡娛事,放盞旋成虛。
莫惜斗量珠玉,隨他雪白髭須。
人間長久身難得,斗在不如吾。 -
宋代:無名氏水漫汀洲新綠,云開崦嶂微青。
殘紅不見成陰後,鶗鴂寂無聲。
笑傲坡詩一夢,風流杜牧三生。
西湖依舊人中意,來去竟難憑。 -
宋代:無名氏一彎月掛危樓。
似藏鉤。
醉里不知黃葉、報新秋。
征鴻斷。
歸云亂。
遠峰愁。
愁見綠楊凝恨、在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