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南歌子》的古詩詞列表(230首)
南歌子(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此詞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單調(diào)者始自溫庭筠詞,因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張泌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高卷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雙調(diào)者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邦彥、楊無咎、僧揮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俱本此添字。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孝友詞最為諧婉。周邦彥詞名《南柯子》,程垓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fēng)不動蝶交飛”句,名《風(fēng)蝶令》。
南歌子(欽譜) 格律一 單調(diào)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 溫庭筠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韻
按溫庭筠詞共七首,平仄如一,填者宜遵之。
南歌子(欽譜) 格律二 單調(diào)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 張泌
錦薦紅鸂鶒,羅衣繡鳳凰,綺疏飄雪北風(fēng)狂,簾幕晝垂無事,郁金香,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韻
此詞第三句七字,第四句六字異。按歐陽炯詞第三句“迢迢永夜夢難成”,上“迢”字平聲,“永”字仄聲。
南歌子(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毛熙震
惹恨還添恨,牽腸即斷腸,凝情不語一枝芳,獨(dú)映畫簾閒立,繡衣香,
中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讀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兩結(jié),或上六字讀、下三字句,或上四字讀、下五字句,須蟬聯(lián)不斷,可讀不可句。詞中此等句法最多,可以類推。如此詞兩結(jié),俱作上六下三句讀,宋詞本此填者甚多。蘇軾詞“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秦觀詞“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只恐又拋人去、幾時(shí)來”,正與此同?!痘ㄩg集》毛詞別首起句“遠(yuǎn)山愁黛碧”,“山”字平聲,“黛”字仄聲。又秦觀詞起句“愁鬢香云墜”,“愁”字平聲。第二句“嬌眸冰雪裁”,“冰”字平聲。第三句“月明風(fēng)幌為誰開”,“月”字仄聲,“風(fēng)”字平聲。陳師道詞第四句“人在笙歌聲里、暗生春”,“人”字、“笙”字俱平聲。后段起句“今代無雙士”,“今”字平聲。第三句“杯行到手莫辭頻”,“杯”字平聲,“到”字仄聲。第四句“明日鳳池歸路、隔清塵”,“明”字平聲,“鳳”字仄聲。又賀鑄詞前后兩結(jié)句“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shí)”、“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白”字、“葉”字俱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南歌子(欽譜) 格律四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辛棄疾
散發(fā)披襟處,浮瓜沉李時(shí),涓涓流水細(xì)侵階,鑿個(gè)池兒,喚個(gè)月兒來,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讀仄仄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兩結(jié),上作四字一讀,下作五字一句,與毛詞小異。宋詞如此填者甚多,趙師俠詞“喚渡沙頭、款款話離情”、“一片瀟湘、真?zhèn)€畫難成”,范成大詞“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正與此同。
南歌子(欽譜) 格律五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花草粹編》無名氏
夕露沾芳草,斜陽帶遠(yuǎn)村,幾聲殘角起譙門,撩亂棲鴉,飛舞鬧黃昏,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讀平仄仄平平韻
此與辛詞同,惟后結(jié)多一字。
南歌子(欽譜) 格律六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周邦彥
膩頸凝酥白,輕衫淡粉紅,碧油涼氣透簾櫳,指點(diǎn)庭花低映,云母屏風(fēng),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讀中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兩結(jié)俱上六下四句法,較毛詞各多一字。按僧揮詞起句“金甃蟠龍尾”,“金”字平聲。第三句“涼生宮殿不因秋”,“涼”字平聲。第四句“門外莫尋塵世、捲地江流”,“門”字平聲,“莫”字、“捲”字俱仄聲。又楊無咎詞后段起句“羅綺紛香陌”,“羅”字平聲。結(jié)句“借問謫仙何在,今為誰明”,“借”字仄聲,“今”字平聲。又一首后段第三句“蓬仙應(yīng)是隱鰲頭”,“蓬”字平聲。結(jié)句“誰道于今雙鬢、猶自淹留”,“于”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南歌子(欽譜) 格律七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石孝友
春淺梅紅小,山寒嵐翠薄,斜風(fēng)吹雨入簾幕,夢覺西樓,嗚咽數(shù)聲角,
平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仄韻平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讀平仄仄平仄韻
此詞用仄韻,其字句與毛錫震平韻詞同。按宋沈伯時(shí)《樂府指迷》“論平聲字可以入聲替”,如此詞本平聲韻,今更入聲韻是也。曾慥《樂府雅詞》錄無名氏詞亦入聲韻,前段“閣兒雖不大,都無半點(diǎn)俗。窗兒根底數(shù)竿竹。畫展江南山景、兩三幅?!焙蠖巍耙投愊?,膽瓶插嫩菊。翛然無事凈心目,共那人人、相對弈棋局?!逼淝昂蠖纹鸲淦截莆⑥?,不若此詞諧婉也。
南歌子(龍譜)簡介
又名《南柯子》、《風(fēng)蝶令》。唐教坊曲,《金奩集》入“仙呂宮”,二十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diào)”。
南歌子(龍譜) 格律一 定格 張泌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晚風(fēng)涼,高卷水晶簾額襯斜陽,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南歌子(龍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 呂本中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搜韻君按:此雙調(diào)詞格,為搜韻依據(jù)原書例詞及單調(diào)格式擴(kuò)展。
-
宋代:郭世模玉盞浮瓊蟻,金奩吐翠虬。
醉鄉(xiāng)歸路接溫柔。
暗卜幽期低約、笑藏鬮。
索去眉先鎖,將言淚已流。
小窗移火更遲留。
自剔燈花油涴、玉搔頭。 -
宋代:朱晞?lì)?/div>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
是誰幻出玉篔筜。
乞與一枝和雪、釣漓湘。
勁節(jié)依琳館,虛心漏草堂。
筆端元自有雌黃。
疑是化龍蜚到、葛仙旁。宋代:李壁紫綬新符竹,葉赪老弟兄。
西風(fēng)吹棹過湖亭。
楊柳夫渠相伴、也多情。
況是瀛州侶,來同酒盞傾。
白漚渾不避雙旌。
一種風(fēng)流人似、玉壺清。宋代:張時(shí)暖日未斜西。
正是迷花殢酒時(shí)。
紅藥雕闌呈冷艷,依稀。
花重枝柔壓半敧。
相對耍猴兒。
一捻幽芳勸酒卮。
魏紫姚黃來覷著,方知。
準(zhǔn)擬今宵醉伴妻。宋代:謝福娘閑傍藥欄西。
正是春光三月時(shí)。
深紫淺紅光照眼,依稀。
有似西施醉枕敧。
摘放膽瓶兒。
冷艷幽光映酒卮。
曾記古人題品語,祆知。
今夜花王得艷妻。元代:劉仲尹榴破猩肌血,萱開鳳尾黃。
舊間風(fēng)簟雪肌涼。
一枕濃香。
魂夢到巫陽。
云ш描瑤草,蓮腮洗玉漿。
碧梧深院小藤床。
此意一江春水正難量。元代:趙攄澗草萋萋綠,林鶯恰恰啼。
汀沙過雨便無泥。
喚得芒鞋隨意、到前溪。
浦溆渾堪畫,云煙總是題。
江湖老伴一蓑衣。
真?zhèn)€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宋代:蘇軾師唱誰家曲,宗風(fēng)嗣阿誰。
借君拍板與門槌。
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卻愁彌勒下生遲。
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shí)。衛(wèi)霍元?jiǎng)揍?,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閑駕彩巒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shí)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唐代:溫庭筠轉(zhuǎn)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
憶君腸欲斷,恨春宵。唐代:溫庭筠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
鴛枕映屏山。
月明三五夜,對芳顏。唐代:溫庭筠臉上金霞細(xì),眉間翠鈿深。
欹枕覆鴛衾。
隔簾鶯百囀,感君心。懶拂鴛鴦?wù)?,休縫翡翠裙。
羅帳罷爐熏。
近來心更切,為思君。宋代:秦觀靄靄凝春態(tài),溶溶媚曉光。
何期容易下巫陽。
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
暫為清歌駐,還因暮雨忙。
瞥然歸去斷人腸。
空使蘭臺公子、賦高唐。元代:元好問暖日烘晴書,輕寒護(hù)曉霜。
小春庭院繞天香。
仙佩珊珊,來自五云鄉(xiāng)。
庭下芝蘭秀,壺中日月長。
要看鬢綠與瞳方。
一笑人間,千歲飲淋浪。宋代:無名氏菖蒲泛酒香。宋代:無名氏禁苑沈沈靜,春波漾漾行。
仙姿才韻兩相并。
葉上題詩、千古得佳名。
墻外分明見,花間隱約聲。
銀鉤擲處眼雙明。
應(yīng)訝昔時(shí)、不得見情人。宋代:無名氏玉殿分時(shí)果,金盤弄賜冰。
晚來階下按歌聲。
恰好一方明月、可中庭。
露下天如水,風(fēng)來夜又清。
偏他不肯大家行。
漾下扇兒拍手、引流螢。宋代:無名氏樓迥迷云日,溪深漲曉沙。
年來悴憔費(fèi)鉛華。
樓上一天春思、浩無涯。
羅帶寬腰素,真珠溜臉霞。
海棠開盡柳飛花。
薄倖只知游蕩、不思家。宋代:無名氏風(fēng)動槐龍舞,花深禁漏傳。
一竿紅日照花磚。
走馬晨暉門里、快行宣。
百五開新火,清明尚禁煙。
魚符不請便朝天。
醉里歸來疑是、夢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