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淡黃柳》的古詩詞列表(6首)
淡黃柳(欽譜)簡介
姜夔自度曲?!栋资纷ⅰ罢秸{(diào)”。
淡黃柳(欽譜) 格律一 雙調(diào)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五仄韻,后段七句五仄韻 姜夔
空城畫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shí),
中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中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正岑寂”三字,《詞律》移作前段結(jié)句,查張炎、王沂孫詞俱屬換頭,今改正。此詞可平可仄即參下張、王二詞。
淡黃柳(欽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五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張炎
楚腰一捻,羞剪青絲結(jié),力未勝春嬌怯怯,暗托鶯聲細(xì)說,愁蹙眉心斗雙葉,
仄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此與姜詞同,惟后段第四句少一字、不押韻,第五句多一字異。按此詞后段第四句本不用韻,或改“眼”字作“睫”字者非。
淡黃柳(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六十五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王沂孫
花邊短笛,初結(jié)孤山約,雨悄風(fēng)輕寒漠漠,翠鏡秦鬟釵別,同折幽芳怨搖落,
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此亦與姜詞同,惟前后段第四句不用韻異?;蛞豆沤裢崱贰八帯笨赏ā靶肌保伞皠e”字為韻,非也。按《通韻》“藥”之通“錫”,則引毛詩“左手執(zhí)籥,右手秉翟”?!坝X”之通“職”,則引毛詩“食我場藿,以永今夕”?!拔帧敝ā澳啊?,則引毛詩“不敢不局,不敢不眷”。蓋以“屋、沃、覺、藥、陌、錫、職”,即“東、冬、江、陽、庚、青、蒸”之入聲,平聲七韻宮音可通,則入聲七韻亦可通也。故此詞“笛”字,姜詞“角”字、“綠”字可以注韻。若以“藥”通“屑”,則罕有此例。
淡黃柳(龍譜)簡介
宋姜夔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入“正平調(diào)”。六十五字,前片三仄韻,后片五仄韻,以用入聲韻為宜。
淡黃柳(龍譜) 格律一 定格 姜夔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shí),
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
宋代:姜夔空城曉月。
吹入垂楊陌。
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shí)。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強(qiáng)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
宋代:姜夔空城曉角。
吹入垂楊陌。
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shí)。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強(qiáng)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
宋代:張炎楚腰一捻。
羞翦青絲結(jié)。
力未勝春嬌怯怯。
暗托鶯聲細(xì)說。
愁蹙眉心斗雙葉。
正情切。
柔枝未堪折。
應(yīng)不解、管離別。
奈如今已入東風(fēng)睫。
望斷章臺(tái),馬蹄何處,閑了黃昏淡月。 -
宋代:詹玉又次冬,公謹(jǐn)自剡還,執(zhí)手聚別,且復(fù)別去。
悵然於懷,敬賦此解
花邊短笛。
初結(jié)孤山約。
雨悄風(fēng)輕寒漠漠。
翠鏡秦鬟釵別,同折幽芳怨搖落。
素裳薄。
重拈舊紅萼。
嘆攜手、轉(zhuǎn)離索。
料青禽、一夢春無幾,後夜相思,素蟾低照,誰掃花陰共酌。 -
清代:納蘭性德三眠未歇,乍到秋時(shí)節(jié)。
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
絮己為萍風(fēng)卷葉,空凄切。
長條莫輕折,蘇小恨、倩他說。
盡飄零、游冶章臺(tái)客。
紅板橋空,濺裙人去,依舊曉風(fēng)殘?jiān)隆?br> -
宋代: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
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
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
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shí)。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強(qiáng)攜酒、小橋宅。
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