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菩薩蠻》的古詩詞列表(817首)
菩薩蠻(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端问贰分尽罚号茏游桕犆?。《尊前集》注“中呂宮”?!端问贰分尽芬唷爸袇螌m”?!墩糇V》注“正宮”。唐蘇鄂《杜陽雜編》云:“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luò)被體,號菩薩蠻隊,當(dāng)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孫光憲《北夢瑣言》云:“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绹命溫庭筠新撰進之。”《碧雞漫志》云:“今《花間集》溫詞十四首是也?!卑礈卦~有“小山重疊金明滅”句,名《重疊金》。南唐李煜詞名《子夜歌》,一名《菩薩鬘》。韓淲詞有“新聲休寫花間意”句,名《花間意》。又有“風(fēng)前覓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斷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薩蠻(欽譜) 格律一 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若朱詞之不換韻,樓詞之三聲葉韻,皆變格也。按元好問《中州集樂府》王庭筠詞“斷腸人恨馀香換,塵暗瑣窗春。小花檐月曉,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獻俱有之,蓋回文體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詞體?;蛞詥握{(diào)另分一體者誤。溫庭筠詞前段起句“牡丹花謝鶯聲歇”,“牡”字仄聲。后段起句“無言勻睡臉”,“無”字平聲。第二句“釵上蝶雙舞”,“蝶”字仄聲。結(jié)句“無憀獨倚門”,“獨”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下詞。
菩薩蠻(欽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朱敦儒
秋風(fēng)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蕭索,敧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此即李詞體,但后段仄韻、平韻即押前段原韻。
菩薩蠻(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兩葉韻、兩平韻 樓扶
絲絲楊柳鶯聲近,晚風(fēng)吹過秋千影,寒色一簾輕,燈殘夢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葉仄平平仄平平仄葉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按《太平樂府》無名氏詞“鏡中兩鬢皤然矣,心頭一點愁而已,清瘦仗誰醫(yī),羈情只自知?!必祈嵓慈~平韻,名“三聲葉”,元人多宗之,此詞即其體也。
菩薩蠻(龍譜)簡介
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并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diào)”。唐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dāng)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保ㄒ姟对~譜》卷五引)據(jù)此,知其調(diào)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開元時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可能這種舞隊前后不止一次輸入中國。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zhuǎn),情調(diào)由緊促轉(zhuǎn)低沉,歷來名作最多。
菩薩蠻(龍譜) 格律一 定格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
現(xiàn)代:毛澤東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現(xiàn)代:毛澤東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dāng)空舞?
雨后復(fù)斜陽,關(guān)山陣陣蒼。
當(dāng)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guān)山,今朝更好看。 -
宋代:王安石海棠亂發(fā)皆臨水。
君知此處花何似。
涼月白紛紛。
香風(fēng)隔岸聞。
囀枝黃鳥近。
隔岸聲相應(yīng)。
隨意坐莓苔。
飄零酒一杯。 -
宋代:王安石數(shù)家茅屋閑臨水。
單衫短帽垂楊里。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fēng)。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來晚。
何物最關(guān)情。
黃鸝三兩聲。 -
唐代:溫庭筠竹風(fēng)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
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
春恨正關(guān)情,畫樓殘點聲。
? -
唐代:溫庭筠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
春露□朝華,秋波浸晚霞。
風(fēng)流心上物,本為風(fēng)流出。
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
? -
唐代:溫庭筠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
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
? -
唐代:溫庭筠夜來皓月才當(dāng)午,重簾悄悄無人語。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dāng)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 -
唐代:溫庭筠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
時節(jié)欲黃昏,無□獨倚門。
? -
唐代:溫庭筠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guān)山隔。
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 -
唐代:溫庭筠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jīng)微雨。
明鏡照新妝,鬢經(jīng)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
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
唐代:溫庭筠寶函鈿雀金鸚鵬,沉香閽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
唐代:溫庭筠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guān)情,鏡中蟬鬢輕。
? -
唐代:溫庭筠蕊黃無限當(dāng)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 -
唐代:溫庭筠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靨臉,寂寞香閨掩。
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
唐代:溫庭筠翠翹金縷雙□□,水紋細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花滿枝。
繡衫遮笑靨。
煙草黏飛蝶。
青瑣對芳菲,玉關(guān)音信稀。
? -
宋代:朱淑真也無梅柳新標(biāo)格,也無桃李妖嬈色。
一味惱人香,群花爭敢當(dāng)。
情知天上種,飄落深巖洞。
不管月宮寒,將枝比并看。 -
宋代:朱淑真濕云不渡溪橋冷,娥寒初破東風(fēng)影。
溪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
獨自倚闌干,夜深花正寒。 -
宋代:朱淑真山亭水榭秋方半。
鳳幃寂寞無人伴。
愁悶一番新。
雙蛾只舊顰。
起來臨繡戶。
時有疏螢度。
我謝月相憐。
今宵不忍圓。 -
宋代:朱淑真秋聲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蕭索。
欹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起來鉤翠箔,何處寒砧作。
獨倚小闌干,逼人風(fēng)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