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鵲橋仙》的古詩詞列表(250首)
鵲橋仙(欽譜)簡介
此調(diào)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為調(diào)名。周邦彥詞名《鵲橋仙令》,《梅苑》詞名《憶人人》。韓淲詞取秦觀詞句,名《金風(fēng)玉露相逢曲》,張輯詞有“天風(fēng)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元高拭詞注“仙呂調(diào)”。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樂章集》注云:“歇指調(diào)”。
鵲橋仙(欽譜) 格律一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 歐陽修
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diǎn)綴,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仄讀中平中仄韻
此調(diào)多賦七夕,以此詞為正體,馀俱從此偷聲添字也。譜內(nèi)可平可仄俱參后詞,故不復(fù)注。按曾覿詞前段結(jié)句“滿座賓朋俄弁側(cè)”不作上三下四句法。又向子諲詞前段第一、二句“合巹風(fēng)流,擘釵情態(tài)”平仄全異,此亦偶誤,不必從。
鵲橋仙(欽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 盧炳
馀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jié),牛郎織女乍逢迎,卻勝似,人間歡悅,
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讀平平平仄韻
此與歐詞同,惟前后段第二句俱押韻異。按元好問“梨花春暮”詞,張野“瓊林纖弱”詞,滕賓“斜陽一抹”詞,第二句俱押韻,正與此同。
鵲橋仙(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辛棄疾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趣,
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讀平平仄仄韻
此亦與歐詞同,惟前后段第一、二句俱押韻異。按辛詞別首“松岡避暑”詞,曹伯啟“杜鵑聲訴”詞,劉因“紇干生處”詞,第一、二句俱押韻,正與此同。
鵲橋仙(欽譜) 格律四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 辛棄疾
少年風(fēng)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羨,嘆折腰,五斗賦歸來,走下了,羊腸幾遍,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讀仄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讀平平仄仄韻
此校歐詞,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襯字,若減去“嘆”字“問”字仍是歐詞體也。按趙師俠詞前段第四句“摩孩羅、荷葉傘兒輕”,亦多一字。
鵲橋仙(欽譜) 格律五 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 黃庭堅(jiān)
八年不見,清都絳闕,望銀漢,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風(fēng)波,算此事,人間天上,
仄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仄平仄讀平平仄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讀平平平仄韻
此校歐詞前段第三句添一襯字,若減去“望”字,即歐詞體也。
鵲橋仙(欽譜) 格律六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 方岳
今朝廿九,明朝初一,怎欠個(gè),秋崖生日,客中情緒老天知,道這月不消三十,
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仄仄平平仄韻
此校歐詞,前后段第三句各多一字,又前后段第二句俱押韻異。
鵲橋仙(欽譜) 格律七 雙調(diào)八十八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七仄韻 柳永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歸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
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句平仄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
此詞句韻與《鵲橋仙令》不同,蓋慢詞體也。因調(diào)名同,故為類列,亦無宋詞別首可校?!对~律》誤從汲古閣本,前段第三句少一字,今從《花草粹編》增定。
鵲橋仙(龍譜)簡介
《風(fēng)俗記》:“七夕,織女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huì)事。《樂章集》入“歇指調(diào)”,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茲以《淮海詞》為準(zhǔn)。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鵲橋仙(龍譜) 格律一 定格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仄中仄讀平平中仄韻
-
元代:盧摯,遂醺然而歸。
翌日,載酒西湖,春宴已伺於舟中矣。
大參公謂鄧不可無江山畫圖,樓臺(tái)煙雨。
滿意云間金縷。
饒他蘇小更風(fēng)流,便怎似、貞元舊譜。
西湖載酒,薰南清暑。
弭棹芙蓉多處。
醉扶紅袖聽新聲,莫驚起 -
宋代:蜀妓說盟說誓。
說情說意。
動(dòng)便春愁滿紙。
多應(yīng)念得脫空經(jīng),是那個(gè)、先生教底。
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 -
元代:倪瓚富豪休恃。
英雄休使。
一旦繁華如洗。
鵲巢何事借鳩居,看數(shù)載、主三易矣。
東家煙起。
西家煙起。
無復(fù)碧*朱*。
我來重宿半間云,算舊制 -
宋代:熊以寧隱君仙裔,帥垣佳配。
誰似碩人清貴。
幾番鸞誥自天來,森綠綬、彩衣當(dāng)砌。
蓮開十丈,蓂留十莢,遲十日、瑤池秋至。
殷勤祝壽指蟠桃,更重?cái)?shù)、三千馀歲。 -
宋代:乩仙鸞輿初駕,牛車齊發(fā),隱隱鵲橋咿軋。
尤云殢雨正歡濃,但只怕、來朝初八。
霞垂彩幔,月明銀燭,馥郁香噴金鴨。
年年此際一相逢,未審是、甚時(shí)結(jié)煞。 -
元代:韓奕三江秋水,五湖春雨。
只在釣船中住。
滔滔波浪與天浮,釣時(shí)認(rèn)得魚多處。
杏壇有樹。
桃源有路。
罷釣有時(shí)間去。
雖年八十尚垂綸,□不是、 -
元代:完顏亮停杯不舉,停歌不發(fā),等候銀蟾出海。
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cái)嘧显蒲?,仔?xì)看、嫦娥體態(tài)。 -
元代:王惲五窮作祟。
百端相滯。
破帽一風(fēng)吹碎。
邯鄲道上斷人行,消鑠盡、元龍豪氣。
商顏綺季。
當(dāng)時(shí)不起。
誤甚漢家經(jīng)濟(jì)。
書生薄相到還元,要結(jié)末 -
元代:王惲金鑾視草。
蒲輪應(yīng)召。
客路人情殊好。
豈知野鹿飾金鑣。
志卻在、長年豐草。
霜風(fēng)料峭。
形容枯槁。
愁緒百端縈繞。
故山歸去有茅廬,任束置 -
元代:王惲沉酣往古。
棲遲衡宇。
*有弓招此舉。
長林豐草野麋心,是中散、生平自許。
日邊草賦。
矛頭炊黍。
誰道閑云有雨。
周宣補(bǔ)*要深功,除喚起 -
元代:王惲金蓮蜜炬。
紫山仙侶。
夢(mèng)寐青門瓜圃。
春風(fēng)著處是行窩,要一笑、人間今古。
錦*佳句。
新聲金縷。
灑遍薔薇清露。
東華待漏滿靴霜,恐輸與 -
元代:王惲調(diào)羹粉桂。
愛香種蕙。
自笑秋風(fēng)野卉。
兩椽茅屋對(duì)青山,初不羨、入云高弟。
將心自逸。
欲行且憩。
如愛清時(shí)有味。
桐江波上一絲風(fēng),盡容得 -
元代:劉因紇干生處。
幾時(shí)飛去。
欲去被天留住。
野人得飽更無求,看滿意、一犁春雨。
田家作苦。
濁醪釀黍。
準(zhǔn)備歲時(shí)歌舞。
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試聽 -
元代:劉因悠悠萬古。
茫茫天宇。
自笑平生豪舉。
元龍盡意臥床高,渾占得、乾坤幾許。
公家租賦。
私家雞黍。
學(xué)種東皋煙雨。
有時(shí)抱膝看青山,卻不是 -
元代:滕賓斜陽一抹,青山數(shù)點(diǎn)。
萬里澄江如練。
東風(fēng)吹落櫓聲遙,又喚起、寒云一片。
殘鴉古渡,荒雞村店。
漸覺樓頭人遠(yuǎn)。
桃花流水小橋東,是那個(gè) -
元代:同恕香飛玉屑,光凝粉蝶。
不比精神瑩徹。
春風(fēng)一樹倚東欄,還稱道、仙肌勝雪。
憑誰與說,容吾撿折。
老去情緣未歇。
*船一棹百分空,直吃到 -
元代:同恕鶯鶯燕燕,蜂蜂蝶蝶。
酒債幾時(shí)還徹。
韋郎又約醉梨花,對(duì)一樹、玲瓏香雪。
盈盈脈脈,翻翻折折。
小雨朝來乍歇。
一年最是好光陰,算只有 -
元代:安熙徘徊尊俎。
徜徉笑語。
俯仰乾坤今古。
世間豪杰數(shù)元龍,想未識(shí)、圣門風(fēng)度。
也非學(xué)圃。
也非懷土。
靜看落花風(fēng)雨。
安排便買釣魚蓑,□底是 -
元代:虞集維舟南浦。
臨流不渡。
踏破城南蔬圃。
故人直是不相忘,把酒看、沙頭鷗鷺。
青云得路。
蘭臺(tái)烏府。
早晚新承恩露。
輕車切莫便乘風(fēng),先報(bào)與 -
宋代:鮮于樞青天無數(shù)。
白天無數(shù)。
綠水繞灣無數(shù)。
灞陵橋上望西川,動(dòng)不動(dòng)、八千里路。
來時(shí)春暮。
去時(shí)秋暮。
歸去又還春暮。
人生七十古來稀,好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