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釋文準
雞鳴丑,三四五六七八九。
象骨峰頭木馬嘶,新豐洞口石牛吼。
山之前,水之后,吳道僧繇畫不就。
斷頭船子下南康,彷佛天明到湖口。
-
宋代:釋文準
四月人家麥政收,連綿陰雨不能休。
沿溪處處生深草。
飽殺南泉水牯牛。
-
宋代:釋文準
高吟大笑意猖狂,潘閬騎驢出故鄉(xiāng)。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古人道,不看經(jīng),不念佛,看經(jīng)念佛是何物。
自從識得轉(zhuǎn)經(jīng)人,龍藏圣賢都一拂。
-
宋代:釋文準
祖師闕棙子,幽隱罕人知。
不是悟心者,如何舉向伊。
-
宋代:釋文準
夜雨斂重云,曉鴻鳴寥沈。
可憐祖師意,頭頭都漏泄。
-
宋代:釋文準
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節(jié)。
門外在處山,秋風落黃葉。
-
宋代:釋文準
寒來暑往古今同,萬別十差不礙空。
昨夜鐵牛頭角露,滿庭松柏撼秋風。
-
宋代:釋文準
日南午,理事相諳更相互。
三門拈向燈籠頭,休問他家覓歸路。
-
宋代:釋文準
禺中已,龍象須觀第一義。
若向其中覓是非,見解何曾有李二。
-
宋代:釋文準
食時辰,更無一法可當情。
千里出山云有色,一源投澗水無聲。
-
宋代:釋文準
日出卯,大道分明莫外討。
日用縱橫在目前,逢原左右拈來草。
-
宋代:釋文準
平旦寅,當人有道事須親。
不聞先圣有慈訓,莫認狂癡作近鄰。
-
宋代:釋文準
雞鳴丑,念佛起來懶開口。
上樓敲磬兩三聲,驚散飛禽方丈后。
-
宋代:釋文準
今朝臘月十,夜來天落雪。
群峰極目高低白,綠竹青松難辨別。
必是來年蠶麥熟,張公李公皆忻悅。
皆忻悅,鼓腹謳歌笑不徹。
把得云簫繚亂吹,依稀有如楊柳枝。
又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左之右之。
-
宋代:釋文準
五九四十五,圣人作而萬物睹。
秦時{左革右度}{左革右樂}鑽頭尖,漢祖殿前樊噲怒。
-
宋代:釋文準
天道運行,節(jié)氣頻更。
五日為候,十日為旬。
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
一日一日,因循因循。
五九盡,又逢春。
-
宋代:釋文準
今朝臘月十五,切忌葛藤露布。
者事直下分明,當處超佛越祖。
便與麼去,苦苦。
寒山子能莽齒,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路。
阿呵呵。
-
宋代:釋文準
八月中秋天涼,芙蓉花發(fā)映禪房。
老胡大道分明在,不必諸方問短長。
短不是短,長不是長。
短長不是處,是道非思量。
思量不及,文彩愈彰。
秋山兮秋云片片,秋江兮秋水洋洋。
風悲蘭社,天澹澹浪。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
宋代:釋文準
鑽真珠解玉板即易,看窟籠著楔卻難。
月色和云白,松聲帶露寒。
-
宋代:釋文準
大道縱橫,觸事現(xiàn)成。
云開日出,水綠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