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盧綸
聞?wù)f中方高樹林,曙華先照囀春禽。
風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悵心。
石路青苔花漫漫,雪檐垂溜玉森森。
賀君此去君方至,河水東流西日沉。
-
唐代:武元衡
林花春向蘭,高會重邀歡。
感物惜芳景,放懷因彩翰。
玉顏秾處并,銀燭焰中看。
若折持相贈,風光益別難。
-
唐代:權(quán)德輿
響深澗,思啼猿。
闇入蘋洲暖,輕隨柳陌暄。
澹蕩乍飄云影,芳菲遍滿花源。
寂寞春江別君處,和煙帶雨送征軒。
-
唐代:元稹
聞道秋來怯夜寒,不辭泥水為杯盤。
殷勤懼醉有深意,愁到醒時燈火闌。
-
唐代:許渾
陪泛芳池醉北樓,水花繁艷照膺舟。
亭臺陰合樹初晝,弦管韻高山欲秋。
皆賀虢巖終選傅,自傷燕谷未逢鄒。
昔時恩遇今能否,一尉滄洲已白頭。
江上西來共鳥飛,剪荷浮泛似輕肥。
王珣作簿公曾喜,劉表為邦客盡依。
云外軒窗通早景,風前簫鼓送殘暉。
宛陵行樂金陵住,遙對家山未憶歸。
-
唐代:張喬
日暖泗濱西,無窮岸草齊。
薄煙衰草樹,微月迥城雞。
水近滄浪急,山隨綠野低。
羞將舊名姓,還向舊游題。
-
唐代:李咸用
牢落生涯在水鄉(xiāng),只思歸去泛滄浪。
秋風螢影隨高柳,夜雨蛩聲上短墻。
百歲易為成荏苒,丹霄誰肯借梯航。
若教名路無知己,匹馬塵中是自忙。
-
唐代:吳融
龍旆叢叢下劍門,還將瑞氣入中原。
鰲頭一蕩山雖沒,烏足重安日不昏。
晉客已知周禮在,秦人仍喜漢官存。
自憐閑坐漁磯石,萬級云臺落夢魂。
-
唐代:徐鉉
魂夢悠揚不奈何,夜來還在故人家。
香濛蠟燭時時暗,戶映屏風故故斜。
檀的慢調(diào)銀字管,云鬟低綴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間別,洞口春深道路賒。
繡幌銀屏杳靄間,若非魂夢到應(yīng)難。
窗前人靜偏宜夜,戶內(nèi)春濃不識寒。
蘸甲遞觴纖似玉,含詞忍笑膩于檀。
錦書若要知名字,滿縣花開不姓潘。
南國佳人字玉兒,芙蓉雙臉遠山眉。
仙郎有約長相憶,阿母何猜不得知。
夢里行云還倏忽,暗中攜手乍疑遲。
因思別后閑窗下,織得回文幾首詩。
-
唐代:佚名
湖南城郭好長街,竟栽柳樹不栽槐。
百姓奔竄無一事,只是椎芒織草鞋。
-
唐代:劉禹錫
憶春草,處處多情洛陽道。
金谷園中見日遲,銅駝陌上迎風早。
河南大君頻出難,只得池塘十步看。
府門閉后滿街月,幾處游人草頭歇。
館娃宮外姑蘇臺,郁郁芊芊撥不開。
無風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來。
-
唐代:王維
單車曾出塞,報國敢邀勛。
見逐張征虜,今思霍冠軍。
沙平連白云,蓬卷入黃云。
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
-
唐代: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
唐代: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
元代: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
唐代: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珮 通:佩)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
(下澈 一作:下徹)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