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邴的詩詞(22首)
李邴的簡介
李邴(1085-1146), 字漢老,號龍龕居士。濟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豐八年,卒于高宗紹興十六年,年六十二歲。崇寧五年,1106年舉進士第。累遷翰林學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苗傅、劉正彥反,邴諭以逆順禍福之理,且密勸殿帥王元,俾以禁旅擊賊。后為資政殿學士,上戰(zhàn)陣、守備、措畫、綏懷各五事,不報。閑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謚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傳》傳于世。存詞8首。
-
宋代:李邴古來重九皆如此,無復龍山劇孟嘉。
-
宋代:李邴故斸云根帶蘚移。
-
宋代:李邴長廊風度磬,深院雨留香。
-
宋代:李邴姜墳馀馬鬣,傅釣但龍泓。
-
宋代:李邴柳老拋綿后,梅酸著骨時。
-
宋代:李邴深居絕送迎。
-
宋代:李邴為君醉倒燭花前。
-
宋代:李邴閑知白日長。
-
宋代:李邴江上云亭霽景鮮。
-
宋代:李邴沈吟不語晴窗畔。
小字銀鉤題欲遍。
云情散亂未成篇,花骨敧斜終帶軟。
重重說盡情和怨。
珍重提攜常在眼。
暫時得近玉纖纖,翻羨縷金紅象管。 -
宋代:李邴一年適盡蓮花漏,翠井屠蘇沈凍酒。
-
宋代:李邴綿霜歷雪忿開遲,風笛無情抵死吹。
鼎實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籬。 -
宋代:李邴涼風吹帽,橫槊試登高。
想見征西舊事,龍山會、賓主俱豪。 -
宋代:李邴又喜椒觴到手,寶勝里、仍剪金花。
-
宋代:李邴帝城三五。
燈光花市盈路。
天街游處。
此時方信,鳳闕都民,奢畢豪富。
紗籠才過處。
喝道轉(zhuǎn)身,一壁小來且住。
見許多、才子艷質(zhì),攜手并肩低語。
東來西往誰家女。
買玉梅爭戴,緩步香風度。
北觀南顧。
見畫燭影里,神仙無數(shù)。
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歸去。
這一雙情眼,怎生禁得,許多胡覷。 -
宋代:李邴沉吟不語晴窗畔。
小字銀鉤題欲遍。
云情散亂未成篇,花骨欹斜終帶軟。
重重說盡情和怨。
珍重提攜常在眼。
暫時得近玉纖纖,翻羨縷金紅象管。 -
宋代:李邴誰勸東風臘里來。
不知天待雪,惱江梅。
東郊寒色尚俳徊。
雙彩燕,飛傍鬢云堆。
玉冷曉妝臺。
宜春金縷字,拂香腮。
紅羅先繡踏青鞋。
春猶淺,花信更須催。 -
宋代:李邴素光練凈,映秋山、隱隱修眉橫綠。
鳷鵲樓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銀粟。
千丈斜暉,奔云涌霧,飛過盧仝屋。
更無塵氣,滿庭風碎梧竹。
誰念鶴發(fā)仙翁,當年曾共賞,紫巖飛瀑。
對影三人聊痛飲,一洗離愁千斛。
斗轉(zhuǎn)參橫,翩然歸去,萬里騎黃鵠。
滿川霜曉,叫云吹斷橫玉。 -
宋代:李邴壯歲分符方面,惠風草偃,禾稼春融。
報政朝天,歸去穩(wěn)步龜宮。
望堯蓂、九重絳闕,頒漢詔、五色芝封。
湛恩濃。
錦衣槐里,重繼三公。
雍容。
臨歧祖帳,綺羅環(huán)列,冠蓋云叢。
滿城桃李,盡將芳意謝東風。
柳煙輕、萬條離恨,花露重、千點啼紅。
莫匆匆。
且陪珠履,同醉金鐘。 -
宋代:李邴一團嬌軟,是將春揉做,撩亂隨風到何處。
自長亭、人去后,煙草萋迷,歸來了、裝點離愁無數(shù)。
飄揚無個事,剛被縈牽,長是黃昏怕微雨。
記那回,深院靜,簾幕低垂,花陰下、霎時留住。
又只恐、伊家太輕狂,驀地和春,帶將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