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翥的詩詞(23首)
張翥的簡介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diào)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元代:張翥羨殺漁村無畔岸,茫茫楊柳蒹葭。
雨余秋漲沒汀沙。
驚鴻投別渚,浴鳥坐沉槎。
殘日籬頭閑曬網(wǎng),垂髫來賣魚嚇。
得錢沽酒徑歸家。
一聲橫笛外,煙火隔蘆花。 -
元代:張翥一點芳心兩翠蛾。
惱人離緒不勝多。
尊前忍聽渭城歌。
花落鳥啼春去也,水長天遠客愁何。
此情何處托微波。 -
元代:張翥數(shù)載相看欲話難。
酒邊失口卻成歡。
空添別恨與眉端。
流水有聲傳錦瑟,行云無夢赴青鸞。
關(guān)河秋雨客窗寒。 -
元代:張翥人隨雁雁俱南去。
雁應先到憑傳語。
若問錦書無。
人歸不得書。
歸期還信否。
準在梅花后。
煙樹短長亭。
只爭三四程。 -
元代:張翥一點芳心兩翠蛾。
惱人離緒不勝多。
尊前忍聽渭城歌。
花落鳥啼春去也,水長天遠客愁何。
此情何處托微波。 -
元代:張翥數(shù)載相看欲話難。
酒邊失口卻成歡。
空添別恨與眉端。
流水有聲傳錦瑟,行云無夢赴青鸞。
關(guān)河秋雨客窗寒。 -
元代:張翥珍重千金一諾同。
小紅樓上舞筵中。
誰知別路太匆匆。
愁殺二分無賴月,憑將萬里有情風。
為傳消息宋家東。 -
元代:張翥人隨雁雁俱南去。
雁應先到憑傳語。
若問錦書無。
人歸不得書。
歸期還信否。
準在梅花后。
煙樹短長亭。
只爭三四程。 -
元代:張翥乍學琵琶已斷腸。
錦絳銀甲玉懸*。
春風瓊樹聲逾穩(wěn),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斂笑,淺句妝。
何須重覓杜韋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
元代:張翥乍學琵琶已斷腸。
錦絳銀甲玉懸*。
春風瓊樹聲逾穩(wěn),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斂笑,淺句妝。
何須重覓杜韋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
元代:張翥一曲吳歌酒半酣。
聲聲字字是江南。
書憑仙苑青鸞遞,花助妝樓粉蝶銜。
飛燕瘦,寶兒憨。
已妍還慧更巖巖。
無因翦得湘江水,與蘸春云作舞 -
元代:張翥傳癖詩逋。
野逸山*。
是幽人、平日稱呼。
過如飯袋,勝似錢愚。
盡我為牛,人如虎,子非魚。
石銚風爐。
雪碗冰壺。
有清茶、可潤腸枯。
生涯何許,機事全疏。
但伴牢愁,盤礴贏,鼓嚨胡。 -
元代:張翥擾擾閻浮。
清濁同流。
費精神、補喜填憂。
歲云暮矣,卿可歸休。
有板支頤,書遮眼,被蒙頭。
螻蟻王侯。
華屋山丘。
待他時、老去優(yōu)游。
筑間茅屋,買個黃牛。
種芋成區(qū),瓜作圃,稻盈疇。 -
元代:張翥水遠天低。
雪意垂垂。
火爐頭、煨芋燃萁。
蒲團穩(wěn)坐,紙帳低圍。
且放些慵,補些拙,學些癡。
休惹群兒。
唱起銅*。
笑山翁、醉倒如泥。
誰分蜾嬴,莫近鴟夷。
把獨醒人,沉醉者,兩忘機。 -
元代:張翥傳癖詩逋。
野逸山*。
是幽人、平日稱呼。
過如飯袋,勝似錢愚。
盡我為牛,人如虎,子非魚。
石銚風爐。
雪碗冰壺。
有清茶、可潤腸枯。
生涯何許,機事全疏。
但伴牢愁,盤礴贏,鼓嚨胡。 -
元代:張翥謝董糟丘。
罷醉鄉(xiāng)侯。
更開除、從事青州。
長瓶盡臥,大白休浮。
本欲成歡,翻引病,不銷愁。
今日空喉。
明日扶頭。
甚竇中、甕下堪羞。
客應*斷,婦不須謀。
指水為言,山作誓,有盟鷗。 -
元代:張翥先生醉也。
甚矣吾衰也。
萬物不如歸去也。
陶令真吾師也。
籬邊菊蕊初黃。
為花準備攜觴。
只恐不如人意,風風雨雨重陽。 -
元代:張翥素娥風韻自天真。
似回首趁行云。
眉黛任長顰。
正宜看、啼妝未勻。
扇犀輕按,袖羅低掩,一曲廣陵春。
飛盡畫梁塵。
曾數(shù)到、梨園幾人。 -
元代:張翥郎情秋后蕭疏葉。
妾心陌上悠揚蝶。
何處望歸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獨自燒香罷。
惟有夢相尋。
驚鳥啼夜深。 -
元代:張翥雁飛渡江謀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饑盡屬江中央。
天長水闊羅網(wǎng)多,無衣無食可奈何?
人聲未斷雁聲起,棄兒呱呱道傍死。
不見雁春還北飛,人今去此將何之。
嘆息人窮不如鳥,何日相隨如雁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