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的詩詞(16首)

汪藻的簡介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xué)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后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xué)詩,入太學(xué),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兆谟H制“居臣慶會閣詩”,下令群臣獻詩,汪藻一人獨領(lǐng)風(fēng)騷,與胡伸俱有文名,時稱“江左二寶”。素與王黼不和,提點江州太平觀,終黼之世均不得用。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再遷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紹興元年(1131),除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湖(今屬浙江),后知撫(今屬江西)、徽(今安徽歙縣)、泉(今屬福建)、宣等州。紹興十三年(1143)罷職居永州(今屬湖南),官至顯謨閣大學(xué)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贈端明殿學(xué)士。為官清廉,“通顯三十年,無屋廬以居?!薄度卧~》錄其詞4首。
-
宋代:汪藻燕子年年入戶飛,向人無是亦無非。
來春強健還相見,送汝將雛又一歸。 -
宋代:汪藻晨起翛然曳杖行,一簾疏雨作秋清。
老來歲月能多少,看得栽花結(jié)子成? -
宋代:汪藻草草官軍渡,悠悠敵騎旋。
方嘗勾踐膽,已補女媧天。
諸將爭陰拱,蒼生忍倒懸。
乾坤滿群盜,何日是歸年! -
宋代:汪藻微涼初破候蟲秋,露草螢光已不流。
搔首與誰論往事,星河無語下城頭。 -
宋代:汪藻當(dāng)時踏月此長亭,鬢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來堤樹老,一簪華發(fā)戴寒星。 -
宋代:汪藻一脈泉隨天地老,悠然洗盡半生心,欲令惠及生民遠,須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靈昭住古,高題崇號重來今,登祠拜罷秋無際,目極西城萬畝陰。 -
宋代:汪藻祖龍門外神傳璧,方士猶言仙可得。
東行欲與羨門親,咫尺蓬萊滄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屬尋常避世人。
關(guān)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長一身。
中原別后無消息,聞?wù)f胡塵因感昔。
誰教晉鼎判東西,卻愧秦城限南北。
人間萬事愈堪憐,此地當(dāng)時亦偶然。
何事區(qū)區(qū)漢天子,種桃辛苦求長年。 -
宋代:汪藻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青波。
鉤簾百頃風(fēng)煙上,臥看青云載雨過。 -
宋代:汪藻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 -
宋代:汪藻月下潮生紅蓼汀。
淺霞都斂盡,四山青。
柳梢風(fēng)急墮流螢。
隨波處,點點亂寒星。
別語寄丁寧。
如今能間隔,幾長亭。
夜來秋氣入銀屏。
梧桐雨,還恨不同聽。 -
宋代:汪藻小舟簾隙。
佳人半露梅妝額。
綠云低映花如刻。
恰似秋宵,一半銀蟾白。
結(jié)兒梢朵香紅仂。
鈿蟬隱隱搖金碧。
春山秋水渾無跡。
不露墻頭,些子真消息。 -
宋代:汪藻小舟簾隙。
佳人半露梅妝額。
綠云低映花如刻。
恰似秋宵,一半銀蟾白。
結(jié)兒梢朵香紅仂。
鈿蟬隱隱搖金碧。
春山秋水渾無跡。
不露墻頭,些子真消息。 -
宋代:汪藻月下潮生紅蓼汀。
淺霞都斂盡,四山青。
柳梢風(fēng)急墮流螢。
隨波處,點點亂寒星。
別語寄丁寧。
如今能間隔,幾長亭。
夜來秋氣入銀屏。
梧桐雨,還恨不同聽。 -
宋代:汪藻高柳蟬嘶,采菱歌斷秋風(fēng)起。
晚云如髻。
湖上山橫翠。
簾卷西樓,過雨涼生袂。
天如水。
畫樓十二。
有個人同倚。 -
宋代: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
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 -
宋代:汪藻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