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詩詞(378首)

方干的簡介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fā)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
唐代:方干借問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畫屏開。
花分淺淺胭脂臉,葉墮殷殷膩粉腮。
紅砌不須夸芍藥,白蘋何用逞重臺。
殷勤為報看花客,莫學游蜂日日來。 -
唐代:方干幾生余習在,時復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入山成白首,學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變,徒云寒暑侵。 -
唐代:方干遙遙去舸新,浸郭葦兼蘋。
樹列巢灘鶴,鄉(xiāng)多釣浦人。
虹分陽羨雨,浪隔廣陵春。
知竟三年秩,琴書外是貧。 -
唐代:方干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
不得長年少,那堪遠別離。
泛湖乘月早,踐雪過山遲。
永望多時立,翻如在夢思。 -
唐代:方干知心似古人,歲久分彌親。
離別波濤闊,留連槐柳新。
蟆陵寒貰酒,漁浦夜垂綸。
自此星居后,音書豈厭頻。 -
唐代:方干此地似鄉(xiāng)國,堪為朝夕吟。
云藏吳相廟,樹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鐘遲秋寺深。
我來無舊識,誰見寂寥心。 -
唐代:方干蜀路何迢遞,憐君獨去游。
風煙連北虜,山水似東甌。
九折盤荒坂,重江繞漢州。
臨邛一壺酒,能遣長卿愁。 -
唐代:方干文戰(zhàn)偶未勝,無令移壯心。
風塵辭帝里,舟楫到家林。
過楚寒方盡,浮淮月正沈。
持杯話來日,不聽洞庭砧。 -
唐代:方干細聲頻斷續(xù),審聽亦難分。
仿佛應(yīng)移處,從容卻不聞。
蘭棲朝咽露,樹隱暝吟云。
莫遣鄉(xiāng)愁起,吾懷只是君。 -
唐代:方干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云霞際,川傾世界東。
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
唐代:方干束書成遠去,還計莫經(jīng)春。
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貧。
波移彭蠡月,樹沒漢陵人。
試吏曾趨府,旌幢自可親。 -
唐代:方干登車誤相遠,談笑亦何因。
路入瀟湘樹,書隨巴蜀人。
斂衣寒犯雪,傾篋病看春。
莫負髫年志,清朝作獻臣。 -
唐代:方干地下無馀恨,人間得盛名。
殘篇續(xù)大雅,稚子托諸生。
度日山空暮,緣溪鶴自鳴。
難收故交意,寒笛一聲聲。 -
唐代:方干故園終不住,劍鶴在扁舟。
盡室無馀俸,還家得白頭。
鐘催吳岫曉,月繞渭河流。
曾是棲安邑,恩期異日酬。 -
唐代:方干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難歸。
送我尊前酒,典君身上衣。
寒蕪隨楚盡,落葉渡淮稀。
莫嘆干時晚,前心豈便非。 -
唐代:方干誤飲覃懷酒,誰知滯去程。
朝昏太行色,坐臥沁河聲。
白道穿秦甸,嚴鼙似戍城。
鄰雞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
唐代:方干前山含遠翠,羅列在窗中。
盡日人不到,一尊誰與同。
涼隨蓮葉雨,暑避柳條風。
豈分長岑寂,明時有至公。 -
唐代:方干眾木又搖落,望群還不還。
軒車在何處,雨雪滿前山。
思苦文星動,鄉(xiāng)遙釣渚閑。
明年見名姓,唯我獨何顏。 -
唐代:方干采蓮女兒避殘熱,隔夜相期侵早發(fā)。
指剝春蔥腕似雪,畫橈輕撥蒲根月。
蘭舟尺速有輸贏,先到河灣賭何物。
才到河灣分首去,散在花間不知處。 -
唐代:方干舉酒一相勸,逢春聊盡歡。
羈游故交少,遠別后期難。
路上野花發(fā),雨中青草寒。
悠悠兩都夢,小沛與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