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詩詞(1258首)

司馬光的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宋史》,《辭?!返让鞔_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宋代:司馬光京洛紅塵里,閉門常獨居。
雖無守道愧,終與趣時疏。
文舉徒飛表,曹丘懶挾書。
誰憐從宦久,不及策名初。
待兔謀其拙,屠龍藝亦虛。
何當治歸計,松菊繞吾廬。 -
宋代:司馬光宣陽門前三月初,家家楊柳綠藏鳥。
歡似白花飄蕩去,忍能棄擲博山爐。 -
宋代:司馬光白雪雖然比絮花,艷陽不得共繁華。
為群故人鳥衣巷,飛舞風流謝傳家。 -
宋代:司馬光五柳先生門作開,宅邊植杖久徘徊。
陌頭遙認顏光祿,詰旦先乘瘦馬來。 -
宋代:司馬光行人白馬去遙遙,初上金堤欲過橋。
望塵不見遮人眼,苦怨無情萬萬條。 -
宋代:司馬光多愁萬是別離深,折條相贈各沾襟。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
宋代:司馬光新豐道上灞陵頭,又送夫君去遠游。
借問柳枝有寄否,古今共有幾多愁。 -
宋代:司馬光舞腰繽紛長樂東,柳間悵飲送春風。
請君試望邯鄲道,青門裊裊徹新豐。 -
宋代:司馬光雙雙春燕颺云霄,楚國宮深樂事饒。
會待急管繁弦際,試取織條并舞腰。 -
宋代:司馬光長門宮曉未成妝,結(jié)雨縈風蔽瑣窗。
莫令透人華梁燕,那堪負汝更雙雙。 -
宋代:司馬光屬車隱隱還如雷,陳后愁眉久不開。
楊花都不知人意,故人長門宮里來。 -
宋代:司馬光君王游豫賞青春,折柳為弮賜侍臣。
莫怪長條低拂地,只緣供掃屬車塵。 -
宋代:司馬光依依高村出宮墻,搖曳青絲百尺長。
愿與宣溫萬年樹,年年歲歲奉君王。 -
宋代:司馬光煙滿上林春未歸,三三兩兩雪花飛。
柳條別得東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
宋代:司馬光於陵薄三公,桔槔親灌園。
伯成輕南面,執(zhí)耒耕丘樊。
淵明恥為令,乞食倚人門。
賢人樂遂志,榮辱安足言。
鄙載夸毗子,結(jié)駟乘朱軒。 -
宋代:司馬光紅桃素李況年華,周遍長安萬萬家。
何事青青庭下柏,東風吹盡亦無花。 -
宋代:司馬光鐘漏初傳曉,滿窗風雨寒。
東崗行可種,欹枕不成安。 -
宋代:司馬光何處初寒好,初寒疊石灘。
山斜改昏曉,路曲失東西。
拾栗走村稚,鑒垣巢乳雞。
我來閑擁褐,曝背草檐低。 -
宋代:司馬光何處初寒好,初寒噴玉泉。
折水流谷口,飛溜落云邊。
雀噪聚林杪,樵歌下石巔。
尋幽不思返,坐嘯夕陽偏。 -
宋代:司馬光何處初寒好,初寒禹鑒門。
遙天露崖口,輕浪漱山根。
萬佛龕苔老,一燈林靄昏。
漁梁杳相望,石瀨夜聲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