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夷的詩詞(32首)
劉希夷的簡介
劉希夷 (約651-?) 唐詩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進(jìn)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diào)?!洞最^吟》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jù)為已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延之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后為人所害,死時(shí)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傳。
-
唐代:劉希夷將軍陷虜圍,邊務(wù)息戎機(jī)。
霜雪交河盡,旌旗入塞飛。
曉光隨馬度,春色伴人歸。
課績朝明主,臨軒拜武威。 -
唐代:劉希夷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懸滄海闊,水隔洞庭深。
煙景無留意,風(fēng)波有異潯。
歲游難極目,春戲易為心。
朝夕無榮遇,芳菲已滿襟。
艷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春洲驚翡翠,朱服弄芳菲。
畫舫煙中淺,青陽日際微。
錦帆沖浪濕,羅袖拂行衣。
含情罷所采,相嘆惜流暉。
君為隴西客,妾遇江南春。
朝游含靈果,夕采弄風(fēng)蘋.
果氣時(shí)不歇,蘋花日自新。
以此江南物,持贈隴西人。
空盈萬里懷,欲贈竟無因。
皓如楚江月,靄若吳岫云。
波中自皎鏡,山上亦氛氳。
明月留照妾,輕云持贈君。
山川各離散,光氣乃殊分。
天涯一為別,江北自相聞。
艤舟乘潮去,風(fēng)帆振草涼。
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yáng)。
洄溯經(jīng)千里,煙波接兩鄉(xiāng)。
云明江嶼出,日照海流長。
此中逢歲晏,浦樹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維揚(yáng)吳楚城。
城臨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閣,珠樓碧煙里。
月明芳樹群鳥飛,風(fēng)過長林雜花起。
可憐離別誰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紅草盛豐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盡,漸覺羅裳珠露濃。
自惜妍華三五歲,已嘆關(guān)山千萬重。
人情一去無還日,欲贈懷芳怨不逢。
憶昔江南年盛時(shí),平生怨在長洲曲。
冠蓋星繁湘水上,沖風(fēng)摽落洞庭淥,落花舞袖紅紛紛,朝霞高閣洗晴云。
誰言此處嬋娟子,珠玉為心以奉君。 -
唐代:劉希夷楊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秦家采桑女,樓上不勝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綠。
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
回首渭橋東,遙憐樹色同。
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fēng)。
攜籠長嘆息,逶迤戀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
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
唐代:劉希夷秋來風(fēng)瑟瑟,群馬胡行疾。
嚴(yán)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天子廟堂拜,將軍玉門出。
紛紛伊洛間,戎馬數(shù)千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沖白日。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燕云密。
近取韓彭計(jì),早知孫吳術(shù)。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
唐代:劉希夷酒熟人須飲,春還鬢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緩百年憂。
舊里多青草,新知盡白頭。
風(fēng)前燈易滅,川上月難留。
卒卒周姬旦,棲棲魯孔丘。
平生能幾日,不及且遨游。 -
唐代:劉希夷江南成久客,門館日蕭條。
惟有圖書在,多傷鬢發(fā)凋。
諸生陪講誦,稚子給漁樵。
隱室寒燈凈,空階落葉飄。
滄洲自有趣,誰道隱須招。 -
唐代:劉希夷鴻鵠振羽翮,翻飛入帝鄉(xiāng)。
朝鳴集銀樹,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門近,風(fēng)煙夜路長。
自憐窮浦雁,歲歲不隨陽。 -
唐代:劉希夷日暮秋風(fēng)起,關(guān)山斷別情。
淚隨黃葉下,愁向綠樽生。
野路歸驂轉(zhuǎn),河洲宿鳥驚。
賓游寬旅宴,王事促嚴(yán)程。 -
唐代:劉希夷青樓掛明鏡,臨照不勝悲。
白發(fā)今如此,人生能幾時(shí)。
秋風(fēng)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嘆息君恩盡,容顏不可思。 -
唐代:劉希夷清洛浮橋南渡頭,天晶萬里散華洲。
晴看石瀨光無數(shù),曉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點(diǎn)曙煙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將此意與君論,復(fù)道秦關(guān)尚千里。 -
唐代:劉希夷鸞鏡曉含春,蛾眉向影嚬。
開□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還洛陽道,為憶春階草。
楊葉未能攀,梅花待君掃。
今朝喜鵲傍人飛,應(yīng)是狂夫走馬歸。
遙想行歌共游樂,迎前含笑著春衣。 -
唐代:劉希夷珠簾的曉光,玉顏艷春彩。
林間鳥鳴喚,戶外花相待。
花鳥惜芳菲,鳥鳴花亂飛。
人今伴花鳥,日暮不能歸。
池月憐歌扇,山云愛舞衣。
佳期楊柳陌,攜手莫相違。 -
唐代:劉希夷歸去嵩山道,煙花覆青草。
草綠山無塵,山青楊柳春。
日暮松聲合,空歌思?xì)⑷恕?br> -
唐代:劉希夷巫山幽陰地,神女艷陽年。
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
歸來高唐夜,金釭焰青煙。
頹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搖落殊未已,榮華倏徂遷。
愁思瀟湘浦,悲涼云夢田。
猿啼秋風(fēng)夜,雁飛明月天。
巴歌不可聽,聽此益潺湲。 -
唐代:劉希夷舂陵氣初發(fā),漸臺首未傳。
列營百萬眾,持國十八年。
運(yùn)開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宛城劍鳴匣,昆陽鏑應(yīng)弦。
獷獸血涂地,巨人聲沸天。
長驅(qū)過北趙,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門外,王郎死道邊。
升壇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躍,劍珮幾聯(lián)翩。
至德刑四海,神儀翳九泉。
宗子行舊邑,恭聞清廟篇。
君容穆而圣,臣像儼猶賢。
攢木承危柱,疏蘿掛朽椽。
祠庭巢鳥啄,祭器網(wǎng)蟲緣。
懷古江山在,惟新歷數(shù)遷。
空馀今夜月,長似舊時(shí)懸。 -
唐代:劉希夷獨(dú)坐秋陰生,悲來從所適。
行見汝陽潭,飛蘿蒙水石。
懸瓢木葉上,風(fēng)吹何歷歷。
幽人不耐煩,振衣步閑寂。
回流清見底,金沙覆銀礫。
錯(cuò)落非一文,空朧幾千尺。
魚鱗可憐紫,鴨毛自然碧。
吟詠秋水篇,渺然忘損益。
秋水隨形影,清濁混心跡。
歲暮歸去來,東山余宿昔。 -
唐代:劉希夷蠶月桑葉青,鶯時(shí)柳花白。
澹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fēng)起,零落從此始。
獨(dú)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
青青好顏色,落落任孤直。
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
靈龜卜真隱,仙鳥宜棲息。
恥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
凄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
松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
美人何時(shí)來,幽徑委綠苔。
吁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 -
唐代:劉希夷旅館何年廢,征夫此日過。
途窮人自哭,春至鳥還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徑多。
池篁覆丹谷,墳樹繞清波。
日照蓬陰轉(zhuǎn),風(fēng)微野氣和。
傷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
唐代:劉希夷將軍陷虜圍,邊務(wù)息戎機(jī)。
霜雪交河盡,旌旗入塞飛。
曉光隨馬度,春色伴人歸。
課績朝明主,臨軒拜武威。 -
唐代:劉希夷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
山人愛清景,散發(fā)臥秋風(fēng)。
風(fēng)止夜何清,獨(dú)夜草蟲鳴。
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唇吸靈氣,玉指調(diào)真聲。
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愿言聞此曲。
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