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的詩詞(23首)

歸有光的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nèi)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明代:歸有光昔年宋學士,嘗稱太樸文。
獨力撐頹宇,清響薄高云。
余少略見之,諷誦每欣欣。
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氛。
如欲復(fù)大雅,斯人真可群。
茍非知音賞,宋公安肯云。
嗟乎輕薄子,狂犬方狺狺。
惜哉簡帙亡,家簏少所蘊。
徒為嘗一臠,盈鼎未有分。
四賢宦游地,博達多前聞。
為我一咨訪,庶以慰拳勤。 -
明代:歸有光長淮餞落日,圓光正如赭。
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
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
并合向東行,終年無停瀉。
哀此千里客,春至復(fù)已夏。
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 -
明代:歸有光半月困漳衛(wèi),今旦望鄒嶧。
景風時迎舟,積水不盈尺。
行路日淹留,歸思逾急迫。
昔往冒飛雪,今來見秀麥。
蘊抱無經(jīng)綸,徒旅空絡(luò)繹。
西苑方呈兔,東郡亦雨鯽。
番禺有假號,建州乃充斥。
奈何唐堯朝,不用賈生策。
玄文故幽處,卮蠟益潤澤。
天命茍無常,人生實多僻。
去去勿復(fù)言,牧豕在大澤。 -
明代:歸有光百里見青山,言旋諒非徐。
風波仍水宿,龍蛇驚夜居。
明發(fā)尤慘淡,川途尚修紆。
水駛凌方約,云寒日未舒。
彌亙多芳草,寂歷少畋漁。
寒光冒明湖,朔風轉(zhuǎn)高墟。
舊事成往跡,余生惟讀書。
古人不可見,歲暮安所如。 -
明代:歸有光江鄉(xiāng)卜筑又城皞,春去秋來似雁臣。
總是寂寥揚子宅,如何更有問奇人。 -
明代:歸有光黃河漫徐方,原野層波生。
萬人化為魚,凜然余孤城。
僅見沮洳間,檐楹半頹傾。
日月照蛟室,風波棲蜑氓。
侵薄連群山,浩蕩煙霞明。
山回時復(fù)圓,盂盎涵光晶。
忽然睹開豁,天末翠黛橫。
此來頓覺異,日在江湖行。
呂梁遂安流,泯泯無水聲。
狼牙沒深沉,一夜走長鯨。
三洪坐失險,蛟龍不能爭。
乃知房村間,尚未得瀉傾。
如人有疾病,腹堅中膨脝。
空役數(shù)萬人,績用何年成。 -
明代:歸有光泗水抱城堙,東去日潾潾。
豐沛至今存,漢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為,獨嘆往來頻。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淪。
每見沛父老,旅行泗水濱。
空傳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綠楊柳,高簾懸風塵。
猶有賣酒家,王媼幾世親。
高廟神靈在,英雄卻笑人。 -
明代:歸有光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都忽已遠,落日生暮愁。
當年宋尚書,廟貌崇千秋。
丈夫茍逢時,何必無大猷。
嘆我學禹貢,胸中羅九州。
杖策空去來,令人笑白頭。
嘗疑伯顏策,毋乃非令謀。
洪范天錫禹,大道衍箕疇。
五行有汩陳,三事乃不修。
鯀堤日以興,百川失其由。
不見徐房間,黃河載高丘。 -
明代:歸有光竹軒曉星晷,解剝究玄理。
試以廝養(yǎng)卒,一一見出處。
予欲老江干,因君忽奮起。
戒涂上帝京,老驥思千里。
吾豈富貴徒,此意共誰語。
君來訪我時,冰雪躡穿履。
風吹漆紗巾,使我常念汝。 -
明代:歸有光嶺表生異人,始興最開先。
余公亦崛起,屹屹天圣聞。
圣代丘文莊,富學邁昔賢。
憶余童丱時,嘗聽家君言。
吾郡有桑生,恃才頗輕儇。
公見即識之,進獎席每前。
夫人出佩玉,珍饌羅綺筵。
當時吐哺風,與古能比肩。
公文根理要,不肯事纖妍。
奈何浮薄子,輒爾論議喧。
子的來公鄉(xiāng),年往志愈堅。
共余曲江宴,面帶鯨海顏。
問公石屋在,世業(yè)存遺編。
君今為縣吏,宦轍如郵傳。
廟堂亦無意,何以不少憐。
使君自天來,萬里往復(fù)旋。
君才豈不辦,古道多屯邅。
嘆息時所尚,為廢循吏篇。 -
明代:歸有光去年河溢徐房間,至今填閼之土高屋顛。
齊魯千里何蕭然,流冗紛紛滿道邊。
牽挽小車載家具,穴地野燒留處處。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恥,五歲小兒皆能嫻跪起。
賣男賣女休論錢,同床之愛忍棄捐。
相攜送至古河邊,回身號哭向青天。
原田一望如落鴉,環(huán)坐蹣跚掘草芽。
草芽掘盡樹頭髡,歸家食人如食豚。
今年不雨已四月,二麥無種官儲竭。
近聞沂泗多嘯聚,鄆州太守調(diào)兵食愁無計。
烏鴉群飛啄人腦,生者猶恨死不早。
自古天下之亂多在山東,況今中扼二京控引江淮委輸灌注
于其中。
王會所圖,禹貢所供,三吳百粵四海之會同,若人咽喉不
可以一息而不通。
使君宣力佐天子憂民恫,深謀遠慮宜一知其所終,無令竹
帛專美前人功。 -
明代:歸有光十八學士誰比方,爭如瑚璉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贊,至今遺事猶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揮霍靜區(qū)宇,遂偃干戈興文章。
天策弘開盛儒雅,群髦會萃皆才良。
丈夫逢時能自見,智謀藝術(shù)皆雄長。
惜哉嘉猷亦未遠,風流猶自沿齊梁。
吾讀成周《卷阿》詩,吉士藹藹如鳳凰。
能以六典致太平,遠追二帝軼夏商。
唐初得士宜比跡,胡為致治非成康。
中間豈無河汾徒,唵遏師門竟不揚。
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
明代:歸有光黽勉復(fù)行役,殷勤感故知。
悠悠寒水上,獵獵朔風吹。
彈雀人多笑,屠龍世久嗤。
往來誠數(shù)數(shù),公等得無疑。 -
明代:歸有光經(jīng)過兵燹后,焦土遍江村。
滿道豺狼跡,誰家雞犬存。
寒風吹白日,鬼火亂黃昏。
何自征科吏,猶然復(fù)到門。 -
明代:歸有光滄海洪波蹙,蠻夷竟歲屯。
羽書交郡國,烽火接吳門。
云結(jié)殘兵氣,潮添戰(zhàn)血痕。
因歌祈父什,流淚不堪論。
¤ -
明代:歸有光鯉魚山頭日,日落山紫赤。
遙見兩君子,登岸問苦疾。
此地饒粟麥,乃以水蕩潏。
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雖下種,濕土干芽茁。
因指柳樹間,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時,群賊肆狂獝。
少弟獨騎危,射死五六賊。
長兄善長槍,力戰(zhàn)幸得釋。
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問之此何由,多是屯軍卒。
居民亦何敢,為此強驅(qū)率。
始者軍掠民,以后軍民一。
民聚軍勢孤,民復(fù)還劫卒。
鯉魚山前后,遂為賊巢窟。
徐沂兩兵司,近日窮剿滅。
軍賊選驍健,叱呼隨主帥。
民賊就擒捕,時或有奔逸。
其中稍黠者,通賄仍交密。
以此一月間,頗亦見寧謐。
二人既別去,予用深嘆息。
披發(fā)一童子,其言亦能悉。
民賊猶可矜,本為饑荒迫。
軍賊受犒賞,乃以賊殺賊。
吾行淮徐間,每聞邳州卒。
荊楚多剽輕,養(yǎng)亂非弘策。 -
明代:歸有光昔年曾讀《山海經(jīng)》,所稱怪獸多異名。
仲尼刪書述禹貢,九州無過萬里程。
摶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貢召公懼,作書訓戒尤諄諄。
周史獨著王會篇,睢盱百怪來殊庭。
載筆或是夸卓犖,傳久孰辨?zhèn)闻c誠。
雖然宇宙亦何盡,環(huán)海之外皆生人。
陰陽變幻靡不有,異物非異亦非神。
曾聞漢朝進扶拔,唐時方貢來東旌。
壹角馬尾出絕壁,綠毛忽向人間行。
近代所聞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征。
今之畫者何所似,毋乃誕漫不足憑。
考古圖記豈必合,任情意造皆成形。
畫狐似可作九尾,赤首圜題隨丹青。
嗚呼!孰謂解衣盤礴稱良史,不識騶牙與麟趾。 -
明代:歸有光望見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蓮宇已燹蕩,土墻何迤邐。
淡淡遠天色,梅花帶寒雨。
溪回竹樹交,風吹鳥雀起。
日暮湖波深,蒼茫白云里。 -
明代:歸有光清浦輕風渡,赤日微云遮。
昨問圯橋履,今即下邳街。
淮酒市醽醁,楚音雜琵琶。
二麥吐新穗,百草敷繁葩。
紛披盈廣陌,離蕤被平沙。
寂寂坐向晚,悠悠思轉(zhuǎn)加。
先皇昔在宥,世道尚亨嘉。
朝廷制作盛,公卿議禮嘩。
庶僚或登庸,諸生多起家。
蹇拙遭時廢,荏苒謝年華。
不得寄一命,空慚讀五車。
迨乎鴻羽漸,幾將龍馭遐。
暫有青云望,奈何白發(fā)髿。
黽勉小縣吏,奔走大府衙。
循己常黯黯,看人方呀呀。
何地棲鸞鳳,并處混龍蛇。
世途行益畏,吾生固有涯。
萬事已如此,一官豈足賒。
行矣歸去來,莫使微名污。
平泉記草木,寢丘任菑畬。
補亡綴貍首,考古注君牙。
期以余日月,方將攬云霞。
自是性所適,良非為世夸。
茍無愧尼父,或可俟侯芭。 -
明代:歸有光飛沙竟日少光輝,浪急風高月色微。
為憶含桃催物候,尚淹行李未春歸。
吳歌獨自彈長鋏,楚制堪憐著短衣。
來往常經(jīng)鄭家口,當時同伴共來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