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的詩詞(509首)

羅隱的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唐代:羅隱鍾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
唐代:羅隱余聲宛宛拂庭梅,通濟渠邊去又回。
若使煬皇魂魄在,為君應合過江來。 -
唐代:羅隱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
唐代:羅隱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余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寂寞誰應吊空館,異鄉(xiāng)時節(jié)獨沾襟。
簟卷兩床琴瑟秋,暫憑前計奈相尤。
塵飄馬尾甘蓬轉(zhuǎn),酒憶江邊有夢留。
隋帝舊祠雖寂寞,楚妃清唱亦風流。
可憐別恨無人見,獨背殘陽下寺樓。 -
唐代:羅隱一片絲羅□□□,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夸聲自貴,越綾虛說價功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 -
唐代:羅隱夏窗七葉連陰暗。
,賴家橋上潏河邊。
細看月輪真有意,已知青桂近嫦娥。
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謾英雄。
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
山雨霏微宿上亭,雨中因想雨淋鈴。
老僧齋罷關門睡,不管波濤四面生。 -
唐代:羅隱涇溪石險人競懼,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沈淪。 -
唐代:羅隱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誰同?水謾矜天闊,山應到此窮。
病憐京口酒,老怯海門風。
唯有言堪解,何由見遠公。 -
唐代:羅隱江煙濕雨鮫綃軟,漠漠遠山眉黛淺。
水國多愁又有情,夜槽壓酒銀船滿。
繃絲采怨凝曉空,吳王臺榭春夢中。
鴛鴦鸂鶒喚不起,平鋪淥水眠東風。
西陵路邊月悄悄,油壁輕車嫁蘇小。 -
唐代:羅隱強歌強舞竟難勝,花落花開淚滿繒。
只合當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
唐代:羅隱當時天子是閑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水聲何忍到揚州。
乾坤有意終難會,黎庶無情豈自由。
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qū)神鬼海東頭。 -
唐代:羅隱夫子門前數(shù)仞墻,每經(jīng)過處憶游梁。
路從青瑣無因見,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為讒口隔,只應貪草諫書忙。
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 -
唐代:羅隱皇陂瀲滟深復深,陂西下馬聊登臨。
垂楊風輕弄翠帶,鯉魚日暖跳黃金。
三月窮途無勝事,十年流水見歸心。
輸他谷口鄭夫子,偷得閑名說至今。 -
唐代:羅隱江頭日暖花又開,江東行客心悠哉。
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 -
唐代:羅隱梁王兔苑荊榛里,煬帝雞臺夢想中。
只覺惘然悲謝傅,未知何以報文翁。
生靈不幸臺星拆,造化無情世界空。
劃盡寒灰始堪嘆,滿庭霜葉一窗風。 -
唐代:羅隱舊業(yè)傳家有寶刀,近聞馀力更揮毫。
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宴罷嘉賓迎鳳藻,獵歸諸將問龍韜。
分茅列土才三十,猶擬回頭賭錦袍。 -
唐代:羅隱洞庭霜落水云秋,又泛輕漣任去留。
世界高談今已得,宦途清貴舊曾游。
手中彩筆夸題鳳,天上泥封獎狎鷗。
更見南來釣翁說,醉吟還上木蘭舟。 -
唐代:羅隱宰府初開忝末塵,四年談笑隔通津。
官資肯便矜中路,酒醆還應憶故人。
江畔舊游秦望月,檻前公事鏡湖春。
如今莫問西禪塢,一炷寒香老病身。 -
唐代:羅隱太平天子念蒲東,又委星郎養(yǎng)育功。
昨日隼旟辭闕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樓移庾亮千山月,樹待袁宏一扇風。
不及政成應入拜,晉州何足展清通。 -
唐代:羅隱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見清陰六里長。
一壑暮聲何怨望,數(shù)峰秋勢自顛狂。
由來四皓須神伏,大抵秦皇謾氣強。
欲學雞鳴試關吏,太平時節(jié)懶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