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
后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朗讀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guān)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guān)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guān)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xué)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lǐng)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quán)失敗而被革職。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首領(lǐng),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后降清,仍為禮部侍郎。
《后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錢謙益 古詩翻譯
海角崖山斜成一線,現(xiàn)在也不屬于中華之地了。(指南宋崖山海戰(zhàn)之事)如今我們(明朝將要滅亡)卻沒有投水自盡的機會,何況波浪之間還有船只來往。(這一句不太確定)
一眼望去,明朝的城關(guān)山河已經(jīng)沒有漢人的旗幟,凄厲的音樂響徹日月,卻已經(jīng)不是漢族的樂器。
嫦娥想要回來也無處可回了,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輪上伴著桂花哭泣。
《后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的詩詞大意
海角山一線傾斜,從現(xiàn)在的不屬于中華。再無魚腹部捐軀地,何況有龍涎航海木筏?
盼望關(guān)河不是漢旗幟,吹破天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只有俺銀輪哭桂花。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