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卿之江西
送明卿之江西朗讀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送明卿之江西》李攀龍 古詩賞析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标囮嚭L,綿綿細雨,將江邊青楓吹打得颯颯作響。遙看水天相接處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蒙。首句從時節(jié)、送別地點及風聲雨景,層層渲染一種愁情,烘托出一個特定的場景。秋天本來就是令人傷感的季節(jié),“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離別的地點、環(huán)境也令人消魂?!冻o·招魂》曰:“湛湛江水兮上有風?!碧迫藦埨^《楓橋夜泊》也寫道:“江楓漁火對愁眠?!睆埲籼摗洞航ㄔ乱埂酚芯湓疲骸鞍自埔黄ビ朴?,青楓浦上不勝愁?!薄扒鄺鳌?,除了暗示分別、在江邊外,還透露出一股飄泊的愁情,而此時之秋風秋雨更是愁煞人也。由此可見,第一句“青楓颯颯雨凄凄”,只七個字,實融進了古人不少意境,有豐富含蘊,它自然而委婉地映襯出一對好友離別時低徊悱惻、依依不舍的感情。
第二句“秋色遙看入楚迷”,寫得更有味了。此句循著上句意脈,將那悠悠愁思形象化地向縱深推進一層。這里的“楚”,指友人貶謫地江西。“迷”字用得極妙,既是當時現(xiàn)場景色的真實描寫,點染出凄凄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離人前途的渺茫,自然界的風雨常使人聯(lián)想到政治風雨,詩人對好友今后的命運怎能不擔憂呢?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碑斎?,作為一個“逐客”,比一般浪跡天涯的游子有更多的寂寞感和孤獨感。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平日接近的親友都疏遠了?,F(xiàn)在獨自乘著西行的船,漂泊異地他鄉(xiāng),成了天地一孤舟了。詩人對此怎不感嘆,于是發(fā)問道:如今有誰同情他,又有誰來送行呢?詩人站在江邊,望著友人的“孤舟”漸行遠。忽然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啊,原來那孤帆遠影上空,飄浮著一朵白云!多情的白云啊,您代我相送明卿兄一直到大江的西岸吧!“白云相送大江西”這句詩,堪稱神來之筆。它是飽含著惜別之情的抒情筆法,又使人想象到當時詩人目送孤舟遠去之景。筆意灑脫,與上句“孤舟逐客”聯(lián)系起來,又傳出一種凄涼之感。
《送明卿之江西》的詩詞大意
青楓葉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軍迷。誰向我船可憐逐客?白云互相送大江西。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