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朗讀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fēng)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fēng)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
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想翠竹、碧梧風(fēng)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fēng)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
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fēng)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fēng)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 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hào)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jìn)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nèi)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張寧 注釋
碧梧:綠色的梧桐樹。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儀態(tài)。清商: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古謂其調(diào)凄清悲涼,故稱。
三徑:漢·蔣詡,隱居故里。庭中辟三徑,閉門謝客,唯與高逸之士求仲、羊仲來往。
嶧山:古稱“鄒嶧山”、“邾嶧山”。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南。主峰五華峰,海拔555米。山多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巖洞幽深,風(fēng)景優(yōu)美。秦始皇曾登此山,命李斯刻石記功,世稱“嶧山石刻”。還有白云洞、居龍洞、玉帝洞、朝天泉等名勝。
淇泉:“淇水”與“泉源”的合稱。典出《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彼傅赜驊?yīng)同“淇奧(yù,水岸彎曲處)”、“淇園”,中國(guó)古代著名產(chǎn)竹基地。據(jù)考證,《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泉水》中的“泉水”、“肥泉”和“泉源”指的是同一條河,今稱“折脛河”。
鸞、鳳:luán、fènɡ ,鸞鳥與鳳凰,比喻賢俊之士。
西草:西方鄰國(guó)之草。
凄迷:景物凄涼迷茫,也形容悲傷悵惘。
番作:更換為。
江東:古時(shí)指長(zhǎng)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區(qū),也泛指長(zhǎng)江下游地區(qū)。
素管:指管樂器。亦泛指樂器。
冰絲:指冰蠶所吐的絲。常用作蠶絲的美稱。此指琴弦。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的詩詞大意
一曲清商,人分開后、故園幾度。想翠綠的竹子、碧梧風(fēng)采,從前在什么地方。
三徑西風(fēng)秋天一起老,滿院疏雨春都經(jīng)過。
看青苔、白石易黃昏,愁沒有好。
峰山背叛,淇水路。
空回首,佳期錯(cuò)誤。
嘆息舞鸞鳥鳳凰,回來太晚。
冷淡回到西草,凄迷番作江樹。
而且留他、素管候冰絲,物價(jià)和。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