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陸性齋筑葫蘆庵,結(jié)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壺·)
壺中天(陸性齋筑葫蘆庵,結(jié)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壺·)朗讀海山縹緲。
算人間自有,移來蓬島。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虛照。
鶴溪游處,肯將琴劍同調(diào)。
休問掛樹瓢空,窗前清意,贏得不除草。
只恐漁郎曾誤入,翻被桃花一笑。
潤色茶經(jīng),評量山水,如此閑方好。
神仙陸地,長房應(yīng)未知道。
算人間自有,移來蓬島。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虛照。
鶴溪游處,肯將琴劍同調(diào)。
休問掛樹瓢空,窗前清意,贏得不除草。
只恐漁郎曾誤入,翻被桃花一笑。
潤色茶經(jīng),評量山水,如此閑方好。
神仙陸地,長房應(yīng)未知道。
海山縹緲。 算人間自有,移來蓬島。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虛照。 鶴溪游處,肯將琴劍同調(diào)。 休問掛樹瓢空,窗前清意,贏得不除草。 只恐漁郎曾誤入,翻被桃花一笑。 潤色茶經(jīng),評量山水,如此閑方好。 神仙陸地,長房應(yīng)未知道。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xiàn)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壺中天(陸性齋筑葫蘆庵,結(jié)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壺·)》的詩詞大意
海山飄忽不定。算人間自有,搬來蓬島。
一粒米中產(chǎn)生倒影,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窩不夜,心寂凝空照。
鶴溪游的地方,肯將琴劍同調(diào)。
休問掛樹瓢空,窗前清意,贏得不除雜草。
只怕漁郎曾誤入,翻被桃花一笑。
潤色茶經(jīng),評量山水,如此熟悉才好。
神仙陸地,長房應(yīng)不知道。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