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恨之極
蘭陵王·恨之極朗讀恨之極。
恨極銷磨不得。
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鄭人緩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夢,沈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為實。
相思重相憶。
被怨結中腸,潛動精魄。
望夫江上巖巖立。
嗟一念中變,後期長絕。
君看啟母憤所激。
又俄傾為石。
難敵。
最多力。
甚一忿沈淵,精氣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
恨極銷磨不得。
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鄭人緩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夢,沈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為實。
相思重相憶。
被怨結中腸,潛動精魄。
望夫江上巖巖立。
嗟一念中變,後期長絕。
君看啟母憤所激。
又俄傾為石。
難敵。
最多力。
甚一忿沈淵,精氣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
恨之極。 恨極銷磨不得。 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鄭人緩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夢,沈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為實。 相思重相憶。 被怨結中腸,潛動精魄。 望夫江上巖巖立。 嗟一念中變,後期長絕。 君看啟母憤所激。 又俄傾為石。 難敵。 最多力。 甚一忿沈淵,精氣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原序: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餉者。其色如玉,光潤可愛。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狀。云:“湘潭里中有張其姓者,多力善斗,號張難敵。一日,與人搏,偶敗,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來視之,浮水上,則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輒不利?!眽糁挟愔?,為作詩數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憤變化異物等事,覺而忘其言。后三日,賦詞以識其異
----------------------
【注釋】
①詞作于己未年,即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時稼軒閑居瓢泉。石研屏:石磨屏。餉:贈。識(zhì至):記。詞因夢而作。一起“恨之極”兩句總攝題旨,以下承以五事:一二疊分詠四事,三疊歸到難敵本事,雖人異事異,然皆怨憤變化則同。結韻化蝶,點醒一個“夢”字以自我開解。梁啟超云:“詞文恢詭怨憤,蓋借以攄其積年胸中塊壘不平之氣?!保ā都谲幠曜V》)
②“恨之極”兩句:千古以來,恨極之事難以銷磨。
③“萇弘”三句:《莊子·外物篇》:“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萇(cháng常)弘:周之大夫?;滔祩髡f,極言其怨憤而忠貞精誠。
④“鄭人”五句:《莊子·列御寇篇》:“鄭人有名緩者,于裘氏之地讀書三年,成為一名儒家學者,他的鄉(xiāng)里和家族均受益不淺。他又教育其弟成為墨家學者。但儒家和墨家辯論時,其父卻攻儒助墨。十年后,緩自殺。緩父夢見緩對他說:使你兒成為墨家學者的是我,你何不看看我的墳,我已化作松柏并結出果實了。按:辛詞舉此事,說明緩也怨憤而死,精誠所至,化為松柏之實。
⑤“被怨”三句:《初學記》引《幽明錄》:“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石?!?br>⑥“君看啟母”兩句:相傳夏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子夏啟,而其母化為石?!稘h書·武帝本紀》:“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岳,獲駁鹿,見夏后啟母石。”
⑦“難敵”七句:即賦詞序中張難敵化石事。
⑧“尋思”三句:是非難論,人生如夢。莊周夢中化蝶事,見前《念奴嬌》(“為沽美酒”)注③。
-----------轉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注釋】
①詞作于己未年,即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時稼軒閑居瓢泉。石研屏:石磨屏。餉:贈。識(zhì至):記。詞因夢而作。一起“恨之極”兩句總攝題旨,以下承以五事:一二疊分詠四事,三疊歸到難敵本事,雖人異事異,然皆怨憤變化則同。結韻化蝶,點醒一個“夢”字以自我開解。梁啟超云:“詞文恢詭怨憤,蓋借以攄其積年胸中塊壘不平之氣?!保ā都谲幠曜V》)
②“恨之極”兩句:千古以來,恨極之事難以銷磨。
③“萇弘”三句:《莊子·外物篇》:“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萇(cháng常)弘:周之大夫?;滔祩髡f,極言其怨憤而忠貞精誠。
④“鄭人”五句:《莊子·列御寇篇》:“鄭人有名緩者,于裘氏之地讀書三年,成為一名儒家學者,他的鄉(xiāng)里和家族均受益不淺。他又教育其弟成為墨家學者。但儒家和墨家辯論時,其父卻攻儒助墨。十年后,緩自殺。緩父夢見緩對他說:使你兒成為墨家學者的是我,你何不看看我的墳,我已化作松柏并結出果實了。按:辛詞舉此事,說明緩也怨憤而死,精誠所至,化為松柏之實。
⑤“被怨”三句:《初學記》引《幽明錄》:“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石?!?br>⑥“君看啟母”兩句:相傳夏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子夏啟,而其母化為石?!稘h書·武帝本紀》:“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岳,獲駁鹿,見夏后啟母石。”
⑦“難敵”七句:即賦詞序中張難敵化石事。
⑧“尋思”三句:是非難論,人生如夢。莊周夢中化蝶事,見前《念奴嬌》(“為沽美酒”)注③。
-----------轉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蘭陵王·恨之極》的詩詞大意
遺憾之極。恨極銷磨得不。
萇弘事奉,人的思想后來,他的血三年化為碧玉。
鄭緩的哭泣。
我父親進攻孫儒幫助墨。
十年夢,沈痛化多,秋季柏之間既為實。
相思重相憶。
被怨恨和中間腸,秘密行動精魄。
望夫江上巖巖立。
嗟嘆一意念變,后來時間長了。
你看向母親憤怒所激勵。又不久為石。
難敵。
最有力。
很一對沈淵,精氣聚合而生成物形。
依然困斗牛磨角。
就影入巖石,到現(xiàn)在雕刻。
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夢。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