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馬
洗兵馬朗讀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fù)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青春復(fù)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鶴禁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夸身強。
關(guān)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fù)用張子房。
張公一生江??停黹L九尺須眉蒼。
征起適遇風云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青袍白馬更何有,后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huán),復(fù)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二三豪俊為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fù)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青春復(fù)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鶴禁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夸身強。 關(guān)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fù)用張子房。 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 征起適遇風云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青袍白馬更何有,后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huán),復(fù)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1]一作“角”。
重題鄭氏東亭(原注:在新安界)
今日讀者于古詩,常覺具有現(xiàn)實批判性的作品名篇甚多,而“頌”體詩歌難得佳構(gòu)。杜甫《《洗兵馬》杜甫 古詩》似乎是個例外。詩中有句道:“詞人解撰河清頌”(南朝宋文帝元嘉中河、濟俱清,鮑照作《河清頌》贊美),這首詩本身就可說是熱情洋溢的《河清頌》。
此詩于乾元二年(759)春二月,即兩京克復(fù)后,相州兵敗前,作于洛陽。當時平叛戰(zhàn)爭形勢很好,大有一舉復(fù)興的希望。故詩多欣喜愿望之詞。此詩凡四轉(zhuǎn)韻,每韻十二句,自成段落。
第一段(從“中興諸將收山東”至“萬國軍前草木風”)以歌頌戰(zhàn)局神變發(fā)端。唐室在“中興諸將”(即后文提到的李、郭等人)的努力下,已光復(fù)華山以東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報晝夜頻傳。《詩經(jīng)·衛(wèi)風·河廣》云:“誰謂河廣,一葦航之”,三句借用以言克敵極易,安史亂軍的覆滅已成“破竹”之勢。當時,安慶緒困守鄴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陽),故云“祗殘鄴城不日得”。復(fù)興大業(yè)與善任將帥關(guān)系甚大,“獨任朔方無限功”既是肯定與贊揚當時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在平叛戰(zhàn)爭中的地位和功績,又是表達一種意愿,望朝廷信賴諸將,以奏光復(fù)無限之功。以上多敘述,“京師”二句則描繪了兩個顯示勝利喜慶氣氛的畫面:長安街上出入的官員們,都騎著產(chǎn)于邊地的名馬(“汗血馬”),春風得意;助戰(zhàn)有功的回紇兵則在“蒲萄宮”(漢元帝嘗宴單于處,此借用。)備受款待,大吃大喝?!梆](喂)肉”二字描狀生動,客觀鋪寫中略寓諷意(作者一貫反對借兵于回紇)。從“捷書夜報”句至此,句句申戰(zhàn)爭克捷之意,節(jié)奏急促,幾使人應(yīng)接不暇,亦似有破竹之勢。以下意略轉(zhuǎn)折,“已喜皇威清海岱”一句束上,時河北尚未完全克復(fù),言“清海岱”(海岱,指古青、徐二州之域)則語有分寸;“常思仙仗過崆峒”一句啟下,意在警告肅宗居安思危,勿忘鑾輿播遷、往來于崆峒山(在今甘肅平?jīng)鑫鳎┑钠D難日子。緊接以“三年笛里”一聯(lián),極概括地寫出戰(zhàn)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安史之亂三年來,笛咽關(guān)山,兵驚草木,人民飽受亂離的痛苦。此聯(lián)連同上聯(lián),恰是撫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壯,于歡快詞中小作波折,不一味流走,極抑揚頓挫之致,將作者激動而復(fù)雜的心情寫出。故胡應(yīng)麟說“三年笛里”一聯(lián)“以和平端雅之調(diào),寓憤郁凄戾之思,古今壯句者難及此?!保ā对娝挕肪砦澹?br>第二段(從“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到“雞鳴問寢龍樓曉”)逆接篇首“中興諸將”四字,以鋪張排比句式,對李豫、郭子儀等人致詞贊美?!俺赏酢奔春髞淼奶拼诶钤?,收復(fù)兩京時為天下兵馬元帥,“功大心轉(zhuǎn)小”云云,贊頌其成大功后更加小心謹慎。隨后盛贊郭子儀的謀略、司徒李光弼的明察、尚書王思禮的高遠氣度。四句中,前兩句平直敘來,后兩句略作譬喻,鋪述排比中有變化。贊語既切合各人身分事跡,又表達出對光復(fù)大業(yè)卓有貢獻的“豪俊”的欽仰?!岸揽闀r出”,總束前意,說他們本來就為重整乾坤,應(yīng)運而生的。“東走無復(fù)”以下六句承“整頓乾坤濟時了”而展開描寫,從普天下的喜慶到宮禁中的新氣象,調(diào)子輕快:做官的人彈冠慶賀,不必棄官避亂(“憶鱸魚”翻用《晉書》張翰語);平民百姓也能安居樂業(yè),如鳥之有歸巢;春天的繁華景象正隨朝儀之再整而重新回到宮禁,天子與上皇也能實施“昏定晨省”的宮廷故事。上上下下都是一派熙洽氣象。
喜慶的同時,另有一些現(xiàn)象卻是詩人斷乎不能容忍的。第三段(從“攀龍附鳳勢莫當”至“后漢今周喜再昌”)一開頭就揭示一種政治弊端:朝廷賞爵太濫,許多投機者無功受祿,一時有“天下盡化為侯王”之虞。“汝等”二句即對此輩作申斥語,聲調(diào)一變而為憤激。繼而又將張鎬、房琯等作為上述腐朽勢力的對立面來歌頌,聲調(diào)復(fù)轉(zhuǎn)為輕快,這樣一張一弛,極富擒縱唱嘆之致。“青袍白馬”句以南朝北來降將侯景比安、史,言其不堪一擊;“后漢今周”句則以周、漢的中興比喻時局。當時,房琯、張鎬俱已罷相,詩人希望朝廷能復(fù)用他們,故特加表彰,與贊“中興諸將”相表里。鎬于去年五月罷相,改荊王府長史。此言“幕下復(fù)用”,措意深婉。這一段表明杜甫的政治眼光。
第四段(從“寸地尺天皆入貢”到篇終)先用六句申“后漢今周喜再昌”之意,說四方皆來入貢,海內(nèi)遍呈祥瑞,舉國稱賀。以下繼續(xù)說:隱士們也不必再避亂遁世(“紫芝歌”為秦末號稱“四皓”的四位隱士所作),文人們都大寫歌頌詩文。至此,詩人是“頌其已然”,同時他又并未忘記民生憂患,從而又“禱其將然”:時值春耕逢旱,農(nóng)夫盼雨;而“健兒”“思婦”猶未得團圓,社會的安定,生產(chǎn)的恢復(fù),均有賴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詩人勉勵圍鄴的“淇上健兒”以“歸莫懶”,寄托著欲速其成功的殷勤之意。這幾句話雖不多,卻唱出詩人對人民的關(guān)切,表明他是把戰(zhàn)爭勝利作為安定社會與發(fā)展生產(chǎn)的重要前提來歌頌的。正由于這樣,詩人在篇末唱出了自己的強烈愿望和詩章的最強音:“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這首詩基調(diào)是歌頌祝愿性的,熱烈歡暢,興會淋漓,將詩人那種熱切關(guān)懷國家命運、充滿樂觀信念的感情傳達出來了,可以說,是一曲展望勝利的頌歌。詩中對大好形勢下出現(xiàn)的某些不良現(xiàn)象也有批評和憂慮,但并不影響詩人對整體形勢的興奮與樂觀。詩章以宏亮的聲調(diào),壯麗的詞句,浪漫夸張的語氣,表達了極大的喜悅和歌頌。杜詩本以“沉郁”的詩風見稱,而此篇在杜甫古風中堪稱別調(diào)。
從藝術(shù)形式看,采用了華麗嚴整、兼有古近體之長的“四杰體”。詞藻富贍,對偶工整,用典精切,氣勢雄渾闊大,與詩歌表達的喜慶內(nèi)容完全相宜。詩的韻腳,逐段平仄互換;聲調(diào)上忽疾忽徐,忽翕忽張,于熱情奔放中饒頓挫之致,清詞麗句而能兼蒼勁之氣,讀來覺跌宕生姿,大大增強了詩篇的藝術(shù)感染力。
北宋王安石選杜詩,標榜此篇為壓卷之作(見《王臨川集》卷八四《老杜詩后集序》)。今天看來,無論就感情之充沛,結(jié)撰之精心而言,《《洗兵馬》杜甫 古詩》都不失為杜詩的一篇力作。
(周嘯天)
----------------------------------------------
【鶴注】當是乾元二年仲春作。按相州兵潰在三月王申,乃初三日,其作詩時,兵尚未敗也。原注:“收京后作?!薄局熳ⅰ抗度A州試進士策問》云:“山東之諸將云合,淇上之捷書日至?!痹娚w作于其時也。
中興諸將收山東①,捷書夜報清晝同②。河廣傳聞一葦過③,胡危命在破竹中④。只殘鄴城不日得⑤,獨任朔方無限功⑥。京師皆騎汗血馬⑦,回紇餧肉蒲蕩宮⑧。已喜皇威清海岱⑨,常思仙仗過崆峒⑩。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11),萬國兵前草木風(12)。
(此聞河北捷音,而料王師之必克。鄴城之師軍無統(tǒng)制,故欲獨任子儀,以收戰(zhàn)功。又恐肅宗還京,漸生逸豫,故欲其念起事艱難,而思將士之勤苦。下四句,有規(guī)諷意?!抖乓堋罚很娛繌恼?,已經(jīng)三載,曰三年笛里,悲之也。會兵鄴城,如風卷葉,曰萬國兵前,喜之也。)
①《后漢·明帝紀》:“先帝受命中興?!薄稏|觀漢記》:“上會諸將?!薄沮w注】山東,河北也,安祿山反,先陷河北諸郡。至二京已收,慶緒奔于河北。②《梁武帝集》:“奇謀間出,捷書日至?!薄独m(xù)博物志》:露布,捷書之別名,以帛書揭竿。夜與晝同,見捷音可信。③《詩》:“誰謂河廣?一葦杭之。”④《杜預(yù)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而解?!雹葜粴?,但余也。《通鑒》:乾元元年十月,郭子儀自杏園渡河,東至獲嘉,破安太清。太清走保衛(wèi)州,子儀進圍之,遣使告捷。魯靈自陽武濟,季光琛、崔光遠自酸棗濟,與李嗣業(yè)皆會子儀于衛(wèi)州,慶緒悉舉鄴中之眾七萬來救,子儀復(fù)大破之,獲其弟慶和,殺之,遂拔衛(wèi)州。《舊唐書》:相州,屬河北道。武德元年,以魏郡置相州。天寶元年,改為鄴郡。乾元二年,改為鄴城。《通鑒》:慶緒走,子儀等追之至鄴。許叔冀、董秦、王思禮及河?xùn)|兵馬使薛兼訓(xùn),皆引后繼至。慶緒收余兵,拒戰(zhàn)于愁思岡,又敗慶緒。慶緒乃入城固守,子儀等圍之。⑥《邠志》:邠州始鎮(zhèn)靈州,謂之朔方軍。《舊唐書》:祿山反,以郭子儀為靈武太守,充朔方節(jié)度使。自陳濤斜之敗,帝惟倚朔方軍為根本。⑦《公羊傳》:“京師者,天子之居也。京,大也。師,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稱之?!睗h章帝詔:宛馬,血從前髆上小孔中出。武帝《天馬歌》“沾赤汗”,今親見其然。⑧《漢·張耳傳》:“如以肉餧虎,何益?”《匈奴傳》:元帝元壽二年,單于來朝,舍之上林苑蒲蕩宮。《通鑒》:是年八月,回紇遣其臣骨啜特勒及帝德將驍騎三千,助討安慶緒,上命朔方左武鋒使仆固懷恩領(lǐng)之。汗血馬、葡萄宮,當指此事。⑨《魏志》:陳琳曰:“將軍總皇威,握兵要。”《西征賦》:“耀皇威而講武事。”《禹貢》,“海岱惟青州。”海岱與燕薊接壤。⑩沈約詩,“游扮舉仙仗?!薄独ǖ刂尽罚后穷^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jīng)隹h西百里?!局熳ⅰ棵C宗自馬嵬,經(jīng)彭原、平?jīng)鲋领`武,合兵興復(fù),道必由崆峒。及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則崆峒乃鑾輿往來之地。(11)《樂府解題》:“《關(guān)山月》,傷離別也?!敝芡醢姡骸盁o復(fù)漢地關(guān)山月,惟有漠北冀城云?!?12)《晉·載記》:苻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草木皆類人形,風聲鶴唳,疑以為兵。
成王功大心轉(zhuǎn)?、?,郭相謀深古來少②。司徒清鑒懸明鏡③,尚書氣與秋天沓④。二三豪俊為時出⑤,整頓乾坤濟時了⑥。東走無復(fù)憶鱸魚⑦,南飛覺有安巢鳥⑧。青春復(fù)隨冠冕入⑨,紫禁正耐煙花繞⑩。鶴駕通宵風輦備(11),雞鳴問寢龍樓曉(12)。
(此言命將得人,而喜玉業(yè)之方興。成王,廣平王俶也。郭相,子儀也。司徒,李光弼也。尚書,王思禮也。東走句,見士慶彈冠。南飛句,見民蒙安宅。青春、紫禁,朝儀如故。鶴駕、雞鳴,帝修子職也。)
①《唐書》:至德二載十二月,廣平王俶進爵楚王。乾元元年二月,徙封成王。劉晝《慎言篇》:楚莊王功立而心懼,晉文公戰(zhàn)勝而絕憂,非憎榮而惡勝,乃功大而心小,居安而念危也。②《魏志·賈詡傳》:“策謀深長?!雹邸侗阕印罚骸斑\清鑒于玄漠之域?!庇帧端鍟罚貉Φ篮饷糠Q高構(gòu)有清鑒?!妒勒f》:何點嘗目陸慧曉心如明鏡。④《鹽鐵論》:“義高于秋天。”公《哀思禮》詩“爽氣春淅瀝”,與尚書氣爽語合。⑤《鶡冠》:“德萬人者謂之俊,德千人者謂之豪?!薄妒酚洝罚号婀珪r時問邑中豪俊。⑥《史記》:蒯通曰:“今范陽令,宜整頓其士卒以守戰(zhàn)者也?!兑住罚骸扒ざㄒ印!睍x武帝《告上帝文》:“撥亂濟時?!雹摺妒酚洝めB生傳》:“齊王引兵東走?!薄妒勒f》:張翰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莼羹鱸魚,遂命駕東歸。⑧魏武帝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古詩:“越鳥巢南枝?!雹帷冻o》:“青春受謝?!薄讹L俗通》:黃帝始制冠冕。⑩天子之宮紫微,故謂宮中謂紫禁。謝莊哀誄:“收華紫禁?!蓖跞谠姡骸盁熁s如霧?!?11)赤城謝省曰:鶴駕,東宮所乘。鳳輦,天子所御。言鶴駕通宵,備鳳輦以迎上皇;雞鳴報曉,趨龍樓以伸問寢也?!稘h宮闕疏》:白鶴宮,太子所居。《藝文類聚》:太子晉乘白鶴仙去,故后世稱太子之駕曰鶴駕,禁曰鶴禁?!锻ǖ洹罚核逄幼笥冶O(jiān)門率,唐垂拱中改為鶴禁衛(wèi)?!短茣x衛(wèi)志》,輦有七,一曰大鳳輦。隋煬帝詩:“翠霞承鳳輦?!?12)《文王世子》:雞初鳴,至于寢門外,問內(nèi)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漢書》:成帝為太子,初居桂宮,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張晏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队轰洝罚汗鸸倌厦嬗旋垬情T?!恫┳h》:史:肅宗即位,下制曰:“復(fù)宗廟于函錐,迎上皇于巴蜀,導(dǎo)鸞輿而反正,朝寢門以問安,朕愿畢矣?!?br>
公詩正用詔中語。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①。汝等豈知蒙帝力②,時來不得夸身強③。關(guān)中既留蕭丞相④,幕下復(fù)用張子房⑤。張公一生江海客⑥,身長九尺須眉蒼⑦。征起適遇風云會⑧,扶顛始知籌策良⑨。青袍白馬更何有⑩,后漢今周喜再昌。
(此嘆扈從者濫恩,望宰相得人以致太平?!抖乓堋罚寒敃r封爵太濫,甚至以官賞功給空名告身,凡應(yīng)募者,一切皆金紫,公故傷之。其稱張鎬有扶顛籌策語,人或疑之??际?,至德二年四月,罷房琯而相鎬,至次年二月,因論史思明不可假威權(quán),又論許叔冀臨難必變,上不喜。且不事中要,故罷相。已而思明果反,叔冀果降賊,其料事之審如此。至兩京收復(fù),俱在鎬相時,孰非宰相之功耶?夢弼注:青袍白馬,言思明、慶緒可平。后漢今周,以漢光、周宣比肅宗也。)
①《漢書·傳贊》:“攀龍附鳳,并乘天衢。云起龍驤?;癁楹钔??!薄秴侵尽斆C傳》:“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雹凇稌x書·茍勛傳》:“汝等亦當宦達人間?!薄肚皾h·張耳傳》:“秋毫皆帝力也?!雹厶諠撛姡骸皶r來茍冥合?!雹堋稘h書》:蕭何發(fā)關(guān)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妒酚洝な捄蝹鳌罚簼h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使給軍食?!局熳ⅰ渴捸┫辔粗沃?。蔡夢弼謂杜鴻漸??肌短茣?,肅宗按軍平?jīng)?,鴻漸建朔方興復(fù)之謀,且錄軍資器械儲廥上之。肅宗喜曰,“靈武,吾之關(guān)中,卿乃吾蕭何也?!迸f注云,“京師既平,以蕭華留守,故比之蕭何?!薄跺X箋》云:房琯自蜀奉冊留相肅宗,故比之蕭相。兩說互異,當從朱注為正。⑤《戰(zhàn)國策》:“樂羊坐于幕下。”《漢·高帝紀》: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局熳ⅰ繌堊臃恐^張鎬。至德二載五月,琯罷相,以鎬代之。⑥《舊唐書》:張鎬風儀魁岸,廓落有大志,好談王伯大略,自褐衣拜左拾遺。玄宗幸蜀,徒步扈從,玄宗遣赴行在,至鳳翔,奏議多有弘益,拜諫儀大夫。尋代房琯力相,《隱逸傳》:“放情江海?!薄墩f苑》:孔子猶江海也。⑦《后漢·文苑傳》:趙壹身長九尺、美須豪眉。⑧《云臺二十八將論》:“咸能感會風云。”王粲詩:“遭遇風云會,托身鸞鳳間。”⑨徐陵詩:“力弱不扶顛?!薄独献印罚骸吧朴嫴挥没I策?!雹狻赌鲜贰ず罹皞鳌罚合仁谴笸型{曰,”青絲白馬壽陽來?!本皽u陽之敗,求錦,朝廷給以青布,悉用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馬,青絲為轡,欲以應(yīng)謠。庾子山《哀江南賦》:“桀黠構(gòu)扇,憑陵畿甸。青袍如草,白馬如練?!?br>
寸地尺天皆入貢①,奇祥異瑞爭來送②。不知何國致白環(huán)③,復(fù)道諸山得銀甕④。隱士休歌紫芝曲⑤,詞人解撰清河頌⑥。田家望望惜雨干⑦,布谷處處催春種⑧。淇上健兒歸莫懶⑨,城南思婦愁多夢⑩。安得壯士挽天河(11),凈洗甲兵長不用(12)。
(末記禎符迭見,欲及時收功,以慰民心也?!緩堖h注】前六,頌其已然。后六,禱其將然。此章四段,各十二句。)
①【鶴注】寸地尺天,用《黃庭經(jīng)》寸田尺宅語。顏延之詩:“亙地稱皇、罄天作主。”②班固《典引》:“窮祥極瑞者,皆來坰牧?!雹邸吨駮o年》:帝舜九年,西王母來朝,獻白環(huán)玉玦。④《瑞應(yīng)圖》:“王者宴不及醉,刑罰中,則銀甕出焉?!薄缎⒔?jīng)援神契》:“神靈滋液,有銀甕,不汲自滿?!雹荨肚f子》:“古之所謂隱士者?!薄惧X箋】肅宗即位,泌謁見于靈武,調(diào)護玄、肅父子之間,為張良娣、李輔國所惡。及上皇東行有日,泌求去不已,乃聽歸衡山。公以四皓擬泌,蓋惜其有羽翼之功而飄然隱去也。紫芝,見本卷。⑥《昭明文選序》:“詞人才子?!薄沮w注】是歲七月,嵐州合關(guān)河黃河三十里清如冰,蓋收京之祥,此實事也?!赌鲜贰罚核卧沃?,河濟俱清,當時以為瑞。鮑照作《河清頌》,其序甚工。⑦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卑词罚呵甏汉?,故有田家望雨之句。王僧孺詩:“思君不得見,望望獨長嗟?!雹唷稜栄拧罚骸胞\鳩鴶鵴?!弊ⅲ骸敖裰脊纫?。江東人呼為獲谷。”《禽經(jīng)》:“鳴鳩、戴勝,布谷也。農(nóng)事方起,此鳥飛于桑間,云五谷可布種也?!辩姂椩姡骸疤幪幋涸粕!薄秴窃酱呵铩罚骸坝嫶幵唬骸按悍N八谷?!雹帷局熳ⅰ夸克?,在衛(wèi)地衛(wèi)州,與相州相鄰。淇上健兒,指圍鄴之兵。城南,謂長安城南?!对姟罚骸八臀液蹁恐弦??!惫艠犯骸敖喉毧祚R?!薄抖乓堋罚航耗獞?,速其成功也。思婦愁夢,從《東山》詩“婦嘆于室”來,以思家之至情動之也。⑩曹植詩:“借問女何居,乃在城南端。”王徽詩:“思婦臨高臺。”(11)李尤歌:“安得壯士翻日車?!?12)《六韜》:武王問太公:“雨輜重至軫,何也?”曰:“洗甲兵也。”《說苑》:武王伐紂,風霽而乘以大雨。散宜生曰:“此非妖與?”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敝禚Q齡曰:中興大業(yè),全在將相得人。前曰“獨任朔方無限功”,中曰“幕下復(fù)用張子房”,此是一詩眼目。使當時能專任子儀,終用張鎬,則洗兵不用,旦夕可期,而惜乎肅宗非其人也。王荊公選杜工部詩,以此詩壓卷,其大指不過如此。若玄、肅父子之間,公爾時不應(yīng)遂加譏切也。
沈壽民曰:兩京克復(fù),上皇還宮,臣子爾時當若何歡忭。乃逆探移仗之舉,遽出誹刺之詞,子美胸中不應(yīng)峭刻若此。
王嗣奭曰:此詩四轉(zhuǎn)韻,一韻十二句,句兼排律,自成一體。而筆力矯健,詞氣老蒼,喜躍之意,浮動筆墨間。
唐汝詢曰:《《洗兵馬》杜甫 古詩》一篇,有典有則,雄渾闊大,足稱唐雅。識者詳味,當不在《老將行》下。
蔡絛曰:“作詩者陶冶物情,體會光景,必貴乎自得。蓋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強致也。譬之秦武陽,氣蓋全燕,見春王則戰(zhàn)栗失色?;茨贤醢玻脼樯裣?,褐帝猶輕其舉止。此豈由素習(xí)哉?予謂少陵、太白,當險阻艱難,流離困躓,意欲卑而語未嘗不高。至于羅隱、貫休輩,得意偏霸,夸雄逞奇,語欲高而意未嘗不卑。乃知天稟自然,有不能易也。
吳江潘耒曰:《《洗兵馬》杜甫 古詩》一詩,乃初聞恢復(fù)之報,不勝欣喜而作,寧有暗含譏刺之理?上皇初歸,肅宗束失子道,豈得預(yù)探后事以責之?詩人以忠厚為本,少陵一飯不忘君,即貶謫后,終其身無一言怨懟,而錢氏乃謂其立朝之時,即多隱刺之語,何浮薄至是。噫!此其所以為牧齋歟?又曰:天子之孝,在乎安國家、保宗社。明皇既失天下,肅宗起兵朔方,收復(fù)兩京,再造唐室,其孝亦大矣。晚節(jié)牽于婦寺,省覲闊疏,子道誠有未盡。若謂其猜忌上皇,并忌其父之臣,有意剪鋤,則深文矣,移宮倉卒,上皇不樂,容或有之。幾為兵鬼之言,出自《力士傳》稗官片語,乃據(jù)以實肅宗之罪,至比之商臣、楊廣,論人當若是耶?房琯雖負重名,而鮮實效,喪師辱國,門客受賕,罷相亦不為過。子美論救,固是為國惜賢,雖蒙推問,旋即放免。逾年乃謫官,不知坐何事。今言其坐琯黨,亦臆度之辭耳。子美大節(jié),在自撥賊中歸行在,不在救房琯也。錢氏直欲以此為杜一生氣節(jié),欲推高杜,則極贊房,因極贊房,遂痛貶帝。明末黨人,多依傍一二大老,脫失路,輒言坐某人故牽連貶謫,怨誹其君,無所不至,此自門戶習(xí)氣。杜公心事,如青天白日,安有是哉!以此推之,牧齋而秉史筆,三百年人物,枉抑必多。絳云一炬,有自來矣。
-----------仇兆鰲 《杜詩詳注》-----------
《洗兵馬》的詩詞大意
中興諸將收集山東,捷報太陽報清白天同。河寬傳聞一葦過,胡危險命令在破竹中。
只殘鄴城不天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城都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經(jīng)常想起仙仗經(jīng)過空洞。
三年笛里關(guān)山明月,各國軍隊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郭相謀深自古以來少。
司徒清鑒高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的天空杳。
二三豪杰為當時出來,整頓乾坤成功時候了。
東走不再想起鱸魚,南飛覺得有安巢鳥。
青春又隨冠戴入,紫禁止正耐煙花繞。
鶴禁止通空鳳輦準備,雞叫問安龍樓明白。
攀龍附鳳形勢不應(yīng)該,天下的人都化為侯王。
你們怎么知道受到皇帝的力量,當時來不能夸耀自己強大。
關(guān)中已留下蕭丞相,幕下又用張良。
張公一生江??停砀呔懦唔毭忌n。
征起到遭遇風云際會,扶摔倒才知道籌劃好。
青袍白馬又有什么,后來漢現(xiàn)在周高興再昌。
寸地一天都進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道哪個國家造成白環(huán),恢復(fù)道諸山得到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農(nóng)家望著珍惜雨干,布谷催春種地方。
淇上健兒回家沒有懶,城南思念妻子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武器長不使用。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