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
詩一首朗讀食肉遺馬肝,未為不知味。
食魚必河豚,此理果何謂。
非鱗亦非介,芒否則皮如蝟。
見形固可憎,況復(fù)論腸胃。
食魚必河豚,此理果何謂。
非鱗亦非介,芒否則皮如蝟。
見形固可憎,況復(fù)論腸胃。
食肉遺馬肝,未為不知味。 食魚必河豚,此理果何謂。 非鱗亦非介,芒否則皮如蝟。 見形固可憎,況復(fù)論腸胃。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之一。在學術(shù)思想和文學事業(yè)上貢獻卓越。
《詩一首》的詩詞大意
吃肉給馬肝,不是不知道味道。吃魚一定河豚,這個道理到底該怎么說。
不是魚也不是介,芒否則皮象刺猬。
現(xiàn)形固然可憎,何況又論腸胃。
* 此部分翻譯來自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