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
⒈ 古書上指獐子。
麇
⒈ 成群:麇至。麇集(聚集,群集)。
形聲
general name for the hornless deer; to collect to band together
◎ 麇
麕
〈名〉
(1) 獐子 [river deery],哺乳動物,形狀像鹿而較小,身體上面黃褐色,腹部白色,毛較粗,沒有角。如:麇驚(麇性怯弱易驚。比喻像麇一樣受到驚嚇);麇聚(像獐子那樣依類群居);麇包(用包茅包的死獐子);麇獐(即獐子);麇竄(像獐子那樣驚慌逃竄)
(2) 古地名 [name of an ancient country]
(3) 春秋時(shí)麇國之地,在今湖北省鄖縣西
楚子代 麇?!蹲髠鳌?/p>
(4) 春秋時(shí)楚邑,在今湖南省岳陽東南
楚王使由于城 麇。——《左傳》
(5) 另見
◎ 麇
麕
〈動〉
(1) 成群 [flock together]
求諸侯而麇至。——《左傳·昭公五年》。杜預(yù)注:“麇,群也?!?/p>
(2) 又如:麇聚(麇集);麇至(成群而來);麇居(群居)
(3) 另見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