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出《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以“枯木死灰”形容心不為外物所動。
⒈ 后以“枯木死灰”形容心不為外物所動。
引語出《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宣和畫譜·道釋二》:“大抵釋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結(jié)跏,垂臂則袒肉,目不高視,首不軒舉,淡然如枯木死灰?!?br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照 安公子 這等的人物……若説他既看得入眼,這心就同枯木死灰,絲毫不動,這心地也就太冷了,更不是情理?!?/span>
⒈ 比喻清虛寂靜,不為外物所動。參見「槁木死灰」條。宋·無名氏亦形容遭受挫折變故,灰心絕望。
引《宣和畫譜·卷二·道釋二·辛澄》:「大抵釋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結(jié)跏,垂臂則袒肉,目不高視,首不軒舉,淡然如枯木死灰?!?/span>
例如:「自從經(jīng)歷感情的挫折之后,如今他的心已是枯木死灰了?!?/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