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斟尋 | 斟尋 [1]古國名,姒姓,大禹之后,曾經(jīng)是夏代君主太康、桀和有窮后羿的都城。古書或?qū)懽鳌罢遴墶?,與斟灌并稱“二斟”。 其地點有三說:一是在今山東省濰坊市;二是在今河南鞏義市(原鞏縣)西南;三是在河南偃師市二里頭村。 [2]古姓氏,斟尋國之后以國為氏。有三說:一是禹后,姒姓,《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
低唱淺斟 | 【解釋】低唱:輕柔地歌唱;斟:喝酒。聽人輕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tài)。【出處】宋·無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學(xué)士,嘗買得黨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銷金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壤⑵溲?。” 基本解釋 謂聽人曼聲歌唱,并自在地緩緩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適的情態(tài)。語出《綠窗新話》卷二引宋無名氏《湘江近事》:“陶谷學(xué)士,嘗買得黨太尉家故妓。過定陶,取雪水烹 |
斟勺 | 斟勺 斟勺,拼音是zhēn sh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1. 考慮、吸取。2. 猶處置。 基本解釋 1.考慮﹑吸取。2.猶處置。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勺 斟勺,拼音是zhēnsháo,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1.考慮、吸取。2.猶處置。 |
斟灌 | 古國名。夏之同姓諸侯國。轄境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基本解釋 古國名。夏之同姓諸侯國。轄境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
斟酒 | 斟酒 斟酒,漢語詞匯。 發(fā)音:[zhēn jiǔ], 釋義:斟,往容器中傾倒飲料等;斟酒,即倒酒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斟酒zhēnjiǔㄓㄣㄐㄧㄡˇ 倒酒。 《三國演義.第一回》:「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紅樓夢.第四四回》:「忙笑著又拉他出來坐下,命人拿了臺盞來斟酒?!?英語topourwineorliquor 法語verserduvinouuneliqueur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酒 斟酒,漢語詞匯。 發(fā)音:[zhēnjiǔ], 釋義:斟,往容器中傾倒飲料等;斟酒,即倒酒的意思。 |
淺斟低唱 | 【解釋】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時代的士大夫消閑享樂的情狀?!境鎏帯克巍ち馈耳Q沖天》詞:“忍把浮名,換了淺嘗低唱?!薄臼纠窟@公則會闊論高談,那里知~。 ◎元·戴善夫《風(fēng)光好》第二折【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斟著茶酒,低聲歌唱。形容悠然自得﹑遣興消閑的樣子。 辭典解釋 淺斟低唱qiǎnzhēndīchàngㄑㄧㄢˇㄓㄣㄉㄧㄔㄤˋ 斟著茶酒,低聲吟唱。形容悠然自得,遣興消閑的情景。宋.柳永〈鶴沖天 |
自斟自飲 | 辭典解釋自斟自飲zì zhēn zì yǐn 自己倒酒,自己喝。 《西游記.第三○回》:「卻說那怪物坐在上面,自斟自飲。喝一盞,扳過人來,血淋淋的啃上兩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舉子見他殷勤,接了自斟自飲。須臾間酒盡殽完。」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自斟自飲zìzhēnzìyǐnㄗˋㄓㄣㄗˋㄧㄣˇ 自己倒酒,自己喝。 《西游記.第三○回》:「卻說那怪物坐在上面,自斟自飲。喝一盞,扳過人來,血淋淋的啃上兩口。」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 |
低唱淺斟 | 詞語解釋 低唱淺斟 [ dì chàng qiǎn zhēn ] ⒈ 謂聽人曼聲歌唱,并自在地緩緩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適的情態(tài)。語出《綠窗新話》卷二引宋無名氏《湘江近事》:“陶谷學(xué)士,嘗買得黨太尉家故妓。過定陶,取雪水烹團茶,謂妓曰:‘黨太尉家應(yīng)不識此?!嗽唬骸舜秩艘?,安有此景,但能銷金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壤⑵溲??!?引證解釋 ⒈ 謂聽人曼聲歌唱,并自在地緩緩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適的情態(tài)。 引 語出《綠窗新話》卷二引 |
斟愖 | 1.見"斟忱"。 基本解釋 1.見"斟忱"。 辭典解釋 斟愖zhēnchénㄓㄣㄔㄣˊ 遲疑。 《后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風(fēng)而容與?!? |
斟鄩 | 斟鄩 (夏朝都城)斟鄩(zhēn xún),為史籍記載中夏朝的都城。據(jù)《竹書紀年》記載,從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開始,到夏桀皆以斟鄩為都。其位置在洛陽盆地故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處。 根據(jù)文獻記載夏后氏活動的中心區(qū)域,1959年夏,中國著名考古學(xué)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了二里頭遺址,并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遺址。 基本解釋 見"斟尋"。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鄩(夏朝都城) 斟鄩(zhēnxún),為史籍記載中夏朝的 |
句斟字酌 | 詞語解釋 句斟字酌 [ jù zhēn zì zhuó ] ⒈ 謂逐句逐字仔細推敲。 引證解釋 ⒈ 謂逐句逐字仔細推敲。 引 何其芳 《還鄉(xiāng)雜記·我是怎樣寫起散文來的呢(代序)》:“在那兩位同學(xué)中,一個正句斟字酌地翻譯著一些西歐作家的散文和小說?!? |
斟劑 | 斟劑 斟劑,讀音為zhēn jì,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斟酌調(diào)整。 基本解釋 斟酌調(diào)整。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劑 斟劑,讀音為zhēnjì,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斟酌調(diào)整。 |
依斟流彘 | 依斟流彘 【詞目】依斟流彘 【拼音】yī zhēn liú zhì 【注音】ㄧ ㄓㄣ ㄌㄧㄨˊ ㄓㄧˋ 【詞性】詞語 《史記·夏本紀》“ 帝相崩,子帝少康立” 張守節(jié)正義引《帝王紀》曰:“ 帝相徙于商丘 ,依同姓諸侯斟尋。 羿恃其善射……使奡帥師滅斟灌、 斟尋,殺夏帝相?!薄秶Z·周語上》:“ 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 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於彘?!焙笠浴耙勒辶麇椤敝^帝 |
斟瀉 | 斟瀉 斟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ēn xiè,是指傾注。使液體從高處流下。 基本解釋 1.傾注。使液體從高處流下。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瀉 斟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ēnxiè,是指傾注。使液體從高處流下。 |
二斟 | 詞語解釋 二斟 [ èr zhēn ] ⒈ 指夏同姓諸侯斟灌和斟鄩。 引證解釋 ⒈ 指 夏 同姓諸侯 斟灌 和 斟鄩。夏 之時 寒浞 殺 后羿 而占有其妻室,生子 澆 及 豷,使 澆 率師滅 斟灌、斟鄩。夏 臣 靡 收二國遺民,滅 寒浞 而立 少康。少康 復(fù)滅 澆,使其子 后杼 滅 豷,夏 室中興。事見《左傳·襄公四年》。后因用“二斟”指忠心復(fù)國之師。 引 清 顧炎武 《感事》詩之一:“舊國仍三 亳,多方有二 斟?!? |
獻斟 | |
淺斟低謳 | 辭典解釋淺斟低謳qiǎn zhēn dī ōu 斟著茶酒,低聲吟唱。形容悠然自得,遣興消閑的情景。明.無名氏《東籬賞菊.頭折》:「我則待休休游游,他道是御酒金甌,淺酌低謳,錦袋吳鉤,拜相封侯?!挂沧鳌笢\斟低酌」、「淺斟低唱」。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淺斟低謳qiǎnzhēndīōuㄑㄧㄢˇㄓㄣㄉㄧㄡ 斟著茶酒,低聲吟唱。形容悠然自得,遣興消閑的情景。明.無名氏《東籬賞菊.頭折》:「我則待休休游游,他道是御酒金甌,淺酌低謳,錦袋吳鉤,拜相封 |
淺斟低酌 | |
菫斟 | |
斟尋 | 斟尋 [1]古國名,姒姓,大禹之后,曾經(jīng)是夏代君主太康、桀和有窮后羿的都城。古書或?qū)懽鳌罢遴墶?,與斟灌并稱“二斟”。 其地點有三說:一是在今山東省濰坊市;二是在今河南鞏義市(原鞏縣)西南;三是在河南偃師市二里頭村。 [2]古姓氏,斟尋國之后以國為氏。有三說:一是禹后,姒姓,《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td> |
菫斟 | 菫斟 jǐn zhēn 菫斟 菫汁。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一:“ 尹君 笑曰:‘吾去歲在 北門 ,有人以菫斟飲我者,我故示之以死,然則菫斟安能敗吾真耶!’”一本作“菫汁”。 基本解釋 菫汁。 網(wǎng)絡(luò)解釋 菫斟 jǐnzhēnㄐㄧㄣˇㄓㄣ 菫斟 菫汁。唐張讀《宣室志》卷一:“尹君笑曰:‘吾去歲在北門,有人以菫斟飲我者,我故示之以死,然則菫斟安能敗吾真耶!’”一本作“菫汁”。 |
二斟 | 二斟 èr zhēn 注音 指 夏 同姓諸侯 斟灌 和 斟鄩 。 夏 之時 寒浞 殺 后羿 而占有其妻室,生子 澆 及 豷 ,使 澆 率師滅 斟灌 、 斟鄩 。 夏 臣 靡 收二國遺民,滅 寒浞 而立 少康 。 少康 復(fù)滅 澆 ,使其子 后杼 滅 豷 , 夏 室中興。事見《左傳·襄公四年》。后因用“二斟”指忠心復(fù)國之師。 清 顧炎武 《感事》詩之一:“舊國仍三 亳 ,多方有二 斟 ?!?基本解釋 指夏同姓諸侯斟灌和斟鄩。 網(wǎng)絡(luò)解釋 二斟 èrzhēn 注音ㄦˋㄓㄣ 指夏同姓諸侯斟灌和斟鄩。 |
斟劑 | 斟劑 斟劑,讀音為zhēn jì,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斟酌調(diào)整。 基本解釋 斟酌調(diào)整。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劑 斟劑,讀音為zhēnjì,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斟酌調(diào)整。 |
依斟流彘 | 詞語解釋 依斟流彘 [ yī zhēn liú zhì ] ⒈ 《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張守節(jié)正義引《帝王紀》曰:“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諸侯斟尋。羿恃其善射……使奡帥師滅斟灌、斟尋,殺夏帝相?!薄秶Z·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焙笠浴耙勒辶麇椤敝^帝王因失德而被迫流亡。 引證解釋 ⒈ 《史記·夏本紀》“帝相 崩,子 |
羊斟 | 羊斟 羊斟是一個漢語詞語,出自《史記·宋世家》。 基本解釋 春秋時宋人。鄭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羊斟為華元御,華元殺羊以饗士而不及斟。將戰(zhàn),斟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御,我為政。"馳入鄭師,宋遂敗。見《左傳.宣公二年》及《史記.宋世家》﹑《鄭世家》。 網(wǎng)絡(luò)解釋 羊斟 羊斟是一個漢語詞語,出自《史記·宋世家》。 |
斟瀉 | 斟瀉 斟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ēn xiè,是指傾注。使液體從高處流下。 基本解釋 1.傾注。使液體從高處流下。 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瀉 斟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ēnxiè,是指傾注。使液體從高處流下。 |
斟酌 | 斟酌 斟酌,漢語詞匯。 拼音:zhēn zhuó (1)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當(dāng)。 (2)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斟:往杯子等容器倒。 基本解釋 斟酌 zhēnzhu (1)[qualify;consider;deliberate]∶反復(fù)考慮以后決定取舍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秶Z周語上》 再三斟酌 (2)[pour]∶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辭典解釋 斟酌zhēnzhuóㄓㄣㄓㄨㄛˊ 斟,倒酒。酌,飲酒。斟酌借指飲酒。 《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一》:「愿子留斟 |
羊斟 | |
斟量 | 斟量 斟量,漢語詞匯。 拼音:zhēn liàng 釋義:酌量;估量。 基本解釋 酌量;估量。 辭典解釋 斟量zhēnliángㄓㄣㄌㄧㄤˊ 斟酌評量。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省事》:「比較材能,斟量功伐。」 《北齊書.卷二.神武帝紀下》:「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動,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廢出?!?網(wǎng)絡(luò)解釋 斟量 斟量,漢語詞匯。 拼音:zhēnliàng 釋義:酌量;估量。 |
獻斟 | 獻斟 獻斟是漢語詞匯,讀音是xiànzhēn,出自《答顏延年》。 基本解釋 獻酒。 網(wǎng)絡(luò)解釋 獻斟 獻斟是漢語詞匯,讀音是xiànzhēn,出自《答顏延年》。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