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牛腩 | 牛腩 牛腩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這只是一種統(tǒng)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jìn)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里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guī)則的里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 |
牛腩 | 詞語解釋 牛腩 [ niú nǎn ] ⒈ 〈方〉:牛肚子上和近肋骨處的松軟肌肉,也指用它做成的菜肴。 英 sirloin; 引證解釋 ⒈ 方言。牛肚子上和近肋骨處的松軟肌肉。亦指用這種肉做成的菜肴。 引 黃谷柳 《蝦球傳·離開家庭》:“有一擔(dān)牛腩粉的生意搶過他的前頭,一毫有凈粉,二三四毫有牛腩、牛雜粉?!?國語辭典 牛腩 [ niú nǎn ] ⒈ 牛腹部近肋骨處的松軟肌肉稱為「牛腩」。 英語 brisket (esp. Cantonese)?, belly beef, spongy meat from cow's underside and neighboring ribs, |
腩炙 | |
腩炙 | 腩炙 一種烹調(diào)肉食的方法。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炙法》:“腩炙法:肥鴨,浄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醬汁五合,薑、蔥、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子鵝作亦然?!?腩炙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取羊、牛、鹿、獐肉,切方寸塊,加蔥白、鹽、豉汁腌,急炙而成。另一種是將肥鴨治凈去骨切塊,加酒、魚醬汁、姜、蔥、桔皮、豉汁等腌漬煮一頓飯時(shí)間,然后烤成。 基本解釋 一種烹調(diào)肉食的方法。 網(wǎng)絡(luò)解釋 腩炙 一種烹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qǐng)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hào)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