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璞玉渾金 | |
荊璞 | 詞語解釋 荊璞 [ jīng pú ] ⒈ 指楚人卞和從荊山得的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 ⒉ 比喻具有美好資質(zhì)的人才。 引證解釋 ⒈ 指 楚 人 卞和 從 荊山 得的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 引 晉 傅玄 《傅子·闕題》:“必得 崑山 之玉而后寶,則 荊 璞無夜光之美;必須南國之珠而后珍,則 隨侯 無明月之稱?!?唐 張惟儉 《賦得西戎獻白玉環(huán)》詩:“自將 荊 璞比,不與 鄭環(huán) 同?!?⒉ 比喻具有美好資質(zhì)的人才。 引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承侔 卞和,質(zhì)非 荊 璞?!?《晉書· |
鼠璞 | |
頑璞 | 頑璞 (1).未加工的玉石。 宋 梅堯臣 《讀月石屏詩》:“徒為頑璞一片圓,溫潤又不似圭璧?!?(2).比喻愚笨而未開竅的人。謙詞。 唐 張玄晏 《謝時相啟》之二:“相公曲示洪鈞,重磨頑璞。” 基本解釋 1.未加工的玉石。2.比喻愚笨而未開竅的人。謙詞。 網(wǎng)絡(luò)解釋 頑璞 (1).未加工的玉石。宋梅堯臣《讀月石屏詩》:“徒為頑璞一片圓,溫潤又不似圭璧?!?(2).比喻愚笨而未開竅的人。謙詞。唐張玄晏《謝時相啟》之二:“相公曲示洪鈞,重磨頑璞?!?/td> |
渾金璞玉 | 詞語解釋 渾金璞玉 [ hún jīn pú yù ] ⒈ 未煉的金與未琢的玉。比喻人品純真樸實。 例 戎目山濤,如渾金璞玉,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稌x書·王戎傳》 英 uncarved jade and unrefined gold; ⒉ 亦作“璞玉渾金” 引證解釋 ⒈ 未經(jīng)提煉的金和未經(jīng)琢磨的玉。比喻未加修飾的天然美質(zhì)。 引 《藝文類聚》卷五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為東宮薦石門侯啟》:“點漆凝脂,事逾 衛(wèi)玠 ;渾金璞玉,才疋 山濤?!?唐 白居易 《除孔戣等官制》:“渾金璞玉,方圭圓珠 |
歸真反璞 | 詞語解釋 歸真反璞 [ guī zhēn fǎn pú ] ⒈ 謂去其外飾,還其本真。亦作:歸真反樸。 引證解釋 ⒈ 謂去其外飾,還其本真。 引 《戰(zhàn)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亦作“歸真反樸”。 朱自清 《魯迅先生的中國語文觀》:“他( 魯迅 )贊成語言的歐化而反對 劉半農(nóng) 先生‘歸真反樸’的主張。” 國語辭典 歸真反璞 [ guī zhēn fǎn pú ] ⒈ 除去外飾,回復(fù)淳樸的本性。 引 《戰(zhàn)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⒉ 死亡。常用于 |
石璞 | 石璞 (明英宗朝兵部尚書)石璞,號蕉菴,昆山(今江蘇昆山)人。性翛然不樂仕進。寫竹石寄意,筆興閑放,晚年多畫山水,殊有思致。書法蔡君謨(襄)有肖神處。卒年八十八。 基本解釋 含玉的石塊。 網(wǎng)絡(luò)解釋 石璞(明英宗朝兵部尚書) 石璞,號蕉菴,昆山(今江蘇昆山)人。性翛然不樂仕進。寫竹石寄意,筆興閑放,晚年多畫山水,殊有思致。書法蔡君謨(襄)有肖神處。卒年八十八。 |
守璞 | 守璞 守璞,拼音shǒu pú,漢語詞語,解釋為保持天然純真之性。 基本解釋 保持天然純真之性。 網(wǎng)絡(luò)解釋 守璞 守璞,拼音shǒupú,漢語詞語,解釋為保持天然純真之性。 |
金璞 | 金璞 金璞是漢語詞匯,拼音是jīn pú,比喻純美的本質(zhì)。 基本解釋 比喻純美的本質(zhì)。 網(wǎng)絡(luò)解釋 金璞 金璞是漢語詞匯,拼音是jīnpú,比喻純美的本質(zhì)。 |
妙璞 | 妙璞 美玉。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 《彈棋賦》:“局則 荊山 妙璞,發(fā)藻揚暉?!?基本解釋 1.美玉。 網(wǎng)絡(luò)解釋 妙璞 美玉。 出處 三國魏曹丕《彈棋賦》:“局則荊山妙璞,發(fā)藻揚暉?!? |
硯璞 | 硯璞 可作硯臺的美石 宋 何? 《春渚紀聞·金龍硯》:“余友 何持之 ……為余言其親 黨氏 ,有先為 端州 者,得二巖石硯璞,藏之再世矣。 基本解釋 可作硯臺的美石。 網(wǎng)絡(luò)解釋 硯璞 可作硯臺的美石 宋何?《春渚紀聞·金龍硯》:“余友何持之……為余言其親黨氏,有先為端州者,得二巖石硯璞,藏之再世矣。 |
荊璞 | 荊璞 荊璞1.指 楚 人 卞和 從 荊山 得的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2.比喻具有美好資質(zhì)的人才。 基本解釋 1.指楚人卞和從荊山得的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2.比喻具有美好資質(zhì)的人才。 辭典解釋 荊璞jīngpúㄐㄧㄥㄆㄨˊ 楚國荊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參見「荊山之玉」條?!段倪x.盧諶.贈劉琨詩》:「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购笥靡员扔髻Y質(zhì)美好。也稱為「荊璧」、「荊玉」。 網(wǎng)絡(luò)解釋 荊璞 荊璞1.指楚人卞和從荊山得的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2.比喻具有美好資質(zhì)的人才。 |
礦璞 | 礦璞 未經(jīng)煉制的銅鐵礦石 礦璞 亦作“ 鑛樸 ”。亦作“ 鑛鏷 ”?!段倪x·王褒》:“精煉藏於鑛樸。”一本作“ 鑛璞 ”。 李周翰 注:“鑛璞,謂金石相和未理者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勗學(xué)》:“簸揚埃穢,雕鍛鑛璞?!?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金玉之磨瑩,自美其鑛璞?!?宋 葉適 《上趙運使》:“取金於山,嗟鑛鏷之既隱;食鹽於海,嗟滋味之不充?!?基本解釋 1.亦作"礦樸"。亦作"礦鏷"。2.未經(jīng)煉制的銅鐵礦石。 網(wǎng)絡(luò)解釋 礦璞 |
完璞 | 完璞 完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wán pú,指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基本解釋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網(wǎng)絡(luò)解釋 完璞 完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wánpú,指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
和璞 | 詞語解釋 和璞 [ hé pú ] ⒈ 亦作“和樸”。 ⒉ 即和氏璧。亦借指美玉。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和樸”。即 和氏 璧。亦借指美玉。參見“和氏璧”。 引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周 有砥砨, 宋 有結(jié)緑, 梁 有縣藜, 楚 有 和 樸?!?三國 魏 曹植 《玄暢賦》:“思薦寳以繼佩,怨 和 璞之始鐫?!?唐 白居易 《三十四牧宰考課策》:“雖有 和 璞之真,不能識也。” 明 張居正 《七賢詠》序:“和 璞之緼玄巖,非獨鑒冥搜者,誰得而寳之?!? |
顏歜抱璞 | 顏歜抱璞 顏歜抱璞(顏歜抱璞)。 基本解釋 戰(zhàn)國齊人顏斶,隱居不仕。嘗說齊宣王禮賢下士,宣王悅服,請致弟子之禮,許以富貴。斶辭去,愿得晩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靜貞正以自虞。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顏歜即顏斶。后用以指隱逸生涯。 網(wǎng)絡(luò)解釋 顏歜抱璞 顏歜抱璞(顏歜抱璞)。 |
貴璞 | 貴璞 貴璞,是漢語詞匯,解釋為貴重的璞玉。 基本解釋 貴重的璞玉。喻未被識拔的奇才。 網(wǎng)絡(luò)解釋 貴璞 貴璞,是漢語詞匯,解釋為貴重的璞玉。 |
無名之璞 | 【解釋】指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為人知的才識之士。同“無名之樸”。 基本解釋 見"無名之樸"。 網(wǎng)絡(luò)解釋 【解釋】指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為人知的才識之士。同“無名之樸”。 |
楚璞 | 詞語解釋 楚璞 [ chǔ pú ] ⒈ 指楚人卞和獻給楚王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引證解釋 ⒈ 指 楚 人 卞和 獻給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引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爭持 楚 璞模。” 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球府集蒼蠅,一滴緇 楚 璞?!? |
奇璞 | |
貴璞 | 詞語解釋 貴璞 [ guì pú ] ⒈ 貴重的璞玉。喻未被識拔的奇才。 引證解釋 ⒈ 貴重的璞玉。喻未被識拔的奇才。 引 《世說新語·自新》“戴淵 少時,游俠不治行檢”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虞預(yù) 《晉書》:“伏見處士 戴淵,砥節(jié)立行,有井渫之潔;安窮樂志,無風(fēng)塵之慕;誠東南之遺寶,朝廷之貴璞也。” |
歸真返璞 | 詞語解釋 歸真返璞 [ guī zhēn fǎn pú ] ⒈ 去除外飾,回復(fù)真樸的本質(zhì)。也說“返璞歸真” 例 斸知足矣,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也。——《戰(zhàn)國策·齊策》 英 regain nature; rediscover one's true self; |
和璞 | 1.亦作"和樸"。 2.即和氏璧。亦借指美玉。 基本解釋 1.亦作"和樸"。2.即和氏璧。亦借指美玉。 |
采光剖璞 | 詞語解釋 ⒈ 采:采集;璞:含有美玉的石頭。采集金子,剖璞取玉。比喻在眾人之中選拔優(yōu)秀人才。 國語辭典 采光剖璞 [ cǎi guāng pǒu pú ] ⒈ 采集金子,剖取璞中之玉。比喻挑選人才。 引 漢·荀爽〈與郭叔都書〉:「鹽車之驥,自非伯樂,無以顯名,采光剖璞,以獨見寶,實為足下利之?!? |
天璞 | |
抱璞 | 抱璞 指保持本色,不為爵祿所惑(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皋玉清《題載敬堂》:“載譽相鄰懷鉛盛傳美德;敬耕學(xué)界抱璞自得賢名?!?基本解釋 1.春秋時,楚人卞和獻璞玉于厲王,玉工說:"石也。"厲王以和為誑,斷其左足。武王時復(fù)獻之,又以為石,斷其右足。文王即位,和抱璞哭泣于楚山之下,淚盡繼之以血。文王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懷才不遇。2.戰(zhàn)國齊宣王欲用顏斶,斶辭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 |
璞玉渾金 | 【解釋】比喻天然美質(zhì),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淳樸善良。【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薄臼纠快`芝繼起殊尋常,渾金璞玉其器良。 ◎清·黃遵憲《別賴云芝同年》詩【語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形容人的品質(zhì)淳樸善良 基本解釋 璞玉渾金 py-hnjīn [uncarvedjadeandunrefinedgold-undornedbeauty]未經(jīng)琢磨的玉石,未經(jīng)冶煉的金子。指未加修飾之天然美質(zhì)。比喻人品純真質(zhì)樸 王戎目山巨源 |
卞璞 | 詞語解釋 卞璞 [ biàn pú ] ⒈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引證解釋 ⒈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引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 |
顏歜抱璞 | |
返璞歸真 | 【解釋】去掉外飾,還其本質(zhì)。比喻回復(fù)原來的自然狀態(tài)。同“返樸歸真”?!境鎏帯刻教靽ず槿诗\《英杰歸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歸真。” 基本解釋 見〖歸真反璞〗。 辭典解釋 返璞歸真fǎnpúguīzhēnㄈㄢˇㄆㄨˊㄍㄨㄟㄓㄣ 除去外飾,回復(fù)淳樸的本性。也作「歸真反璞」。 英語toreturntoone'strueself,toregainthenaturalstate 法語reveniràsavéritablenature,retrouverl'étatnaturel 網(wǎng)絡(luò)解釋 【解釋】去掉外飾,還其本質(zhì)。比喻回復(fù)原來的自然狀態(tài)。同“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