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鼎臑 | 詞語解釋 鼎臑 [ dǐng nào ] ⒈ 指鼎中煮熟的菜肴。 引證解釋 ⒈ 指鼎中煮熟的菜肴。 引 《楚辭·大招》:“鼎臑盈望,和致芳只?!?王逸 注:“臑,熟也?!?明 歸有光 《冰崖草堂賦》:“厭鼎臑之盈望兮,志不去乎糟糠?!? |
臂臑 | 詞語解釋 臂臑 [ bì nào ] ⒈ 牲畜前體的中、下部。 引證解釋 ⒈ 牲畜前體的中、下部。 引 《儀禮·特牲饋食禮》:“尸俎:右肩、臂臑、肫、胳?!?胡培翚 正義:“《禮經(jīng)釋例·釋牲上篇》曰:凡牲,左體謂之左胖,右體謂之右胖,前體謂之肱骨,又謂之前脛骨。肱骨三:最上謂之肩,肩下謂之臂,臂下謂之臑?!?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肅宗 為太子時,嘗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宋 王安石 《北客置酒》詩:“引刀取肉割啖客,銀盤 |
臂臑 | 臂臑 臂臑,經(jīng)穴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別名頭沖、頸沖。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在臂外側(cè),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布有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橈神經(jīng),及旋肱動、靜脈的分支和肱深動、靜脈。主治肩臂疼痛,頸項強急,癭氣,瘰疬,及肩關節(jié)周圍炎,急性結(jié)膜炎等。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基本解釋 牲畜前體的中﹑下部。 網(wǎng)絡解釋 臂臑 臂臑,經(jīng)穴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別名頭沖、頸沖。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在臂外側(cè),三角肌止點 |
鱉臑 | 鱉臑 鱉臑(biē nào):在我國三角錐體的古稱。 現(xiàn)代白話文:四個面均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錐 基本解釋 指三角錐體。 網(wǎng)絡解釋 鱉臑 鱉臑(biēnào):在我國三角錐體的古稱。 現(xiàn)代白話文:四個面均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錐 |
鱉臑 | 詞語解釋 鱉臑 [ biē nào ] ⒈ 指三角錐體。 引證解釋 ⒈ 指三角錐體。 引 《九章算術·商功》:“斜解立方,得兩壍堵。斜解壍堵,其一為陽馬,一為鱉臑。陽馬居二,鱉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兩鱉臑三而一,驗之以棊,其形露矣?!?劉徽 注:“此術臑者,背節(jié)也,或曰半陽馬,其形有似鱉肘,故以名云。中破陽馬,得兩鱉臑,鱉臑之起數(shù),數(shù)同而實據(jù)半,故云六而一即得?!? |
臑鱉 | 臑鱉 nào biē 臑鱉(臑鱉|臑鼈) 菜肴名。煮爛的鱉肉。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臑鱉膾鯉,麑卵鶉鷃橙枸,鮐鱧醢醯,眾物雜味?!?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酒食》有“臑鱉”。 基本解釋 1.菜肴名。煮爛的鱉肉。 網(wǎng)絡解釋 臑鱉 nàobiēㄣㄠˋㄅㄧㄝ 臑鱉(臑鱉|臑鼈) 菜肴名。煮爛的鱉肉。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臑鱉膾鯉,麑卵鶉鷃橙枸,鮐鱧醢醯,眾物雜味。”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酒食》有“臑鱉”。 |
豚臑 | |
臑鱉 | 詞語解釋 臑鱉 [ nào biē ] ⒈ 菜肴名。煮爛的鱉肉。 引證解釋 ⒈ 菜肴名。煮爛的鱉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酒食》有“臑鱉”。 引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臑鱉膾鯉,麑卵鶉鷃橙枸,鮐鱧醢醯,眾物雜味?!? |
肴臑 | |
臑臑 | 臑臑 臑臑拼音是nào nào ,注音是,釋義是慢慢移動的樣子。 基本解釋 慢慢移動的樣子。 網(wǎng)絡解釋 臑臑 臑臑拼音是nàonào,注音是ㄣㄠˋㄣㄠˋ,釋義是慢慢移動的樣子。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m.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