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哨遍》的古詩詞列表(25首)
哨遍(欽譜)簡介
《蘇軾集》注“般涉調”?;蜃鳌渡员椤贰?/p>
哨遍(欽譜) 格律一 雙調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五仄韻、四葉韻,后段二十句五葉韻、七仄韻 蘇軾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歸路,
中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句中仄仄平平葉仄中平中中中仄韻仄中平葉中平仄平平仄句
此調用三聲葉韻,各家俱如此填,惟汪詞獨異?!对~律》云:“此詞長而多訛。又其體頗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苯褚灾T詞中體調相近,句法相同者參校入譜,其馀概不濫采,亦寧過于嚴之意也。前段第四句,吳潛詞“集眾賢”,“集”字仄聲。第六句,方岳詞“有乾坤便應有爾”,下“有”字仄聲。第七句,吳詞“暢幽情”,“幽”字平聲。第十二句,吳詞“此娛信可樂只”,“信”字、“樂”字俱仄聲。第十三句,方詞“凡三千五百廿年馀”,“凡”字平聲,“五”字仄聲。第十四句,吳詞“或一室晤言襟抱開”,“襟”字平聲,“抱”字仄聲。第十六句,吳詞“當其可欣”,“當其”二字俱平聲。方詞“癡蟆吞吐”,“吐”字仄聲。后段第五句,吳詞“往往俱成陳矣”,“往往”二字俱仄聲,“成”字平聲。方詞“寒光不減些兒”,“不”字仄聲。第六句,吳詞“約境遇變遷”,“變”字仄聲。第十一句,吳詞“痛哉莫大生死”,“痛”字仄聲。第十四句,方詞“但見今冰輪如洗”,“見”字仄聲。馀參下蘇、王、曹、劉詞句法同者。
哨遍(欽譜) 格律二 雙調二百三字,前段十八句五仄韻、兩葉韻,后段十九句九仄韻、兩葉韻 蘇軾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yǎng)花天氣,一霎時,風回芳草,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詞較前詞減三韻,前段第八、九、十句,后段第三、四句,句法亦異。前段第七句,《詞律》作“一霎晴風迥”,汲古閣刻本作“一霎暖風回”,非是。
哨遍(欽譜) 格律三 雙調二百三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韻、三葉韻,后段二十句八仄韻、兩葉韻 王安中
世有達人,瀟灑出塵,招飲青霄際,終始迨,游覽老山棲,藐千金,輕脫如屣,彼假容江皋,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讀平仄仄平平葉仄平平讀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句
此詞較蘇詞減三韻,前段第六、七句,后段第十六、十七、十八句,句法亦異。
哨遍(欽譜) 格律四 雙調二百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韻、三葉韻,后段二十二句八仄韻、兩葉韻 曹冠
壬戌孟秋,蘇子夜游,赤壁舟輕漾,觀水光彌渺接遙天,月出于東山之上,與客同,清歡扣舷歌詠,
平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平仄韻仄仄平讀平平仄平平仄句
此詞較蘇詞減三韻,前段第四、第六句,后段第十五、六句,第十八、九句,句法亦異。按此詞“怨慕舞潛蛟、動凄涼”句,疑有訛字。
哨遍(欽譜) 格律五 雙調二百四字,前段十八句六仄韻、四葉韻,后段二十三句七仄韻、四葉韻 劉克莊
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深復深,路絕住人稀,有人兮,盤旋于此,送子歸,是他隱居求志,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句仄仄仄平平葉仄平平句平平平仄韻仄仄平葉仄平仄平平仄韻
此詞前段較蘇詞添一韻,后段較蘇詞減一韻,前段第六、七句,后段第十一、十二、十三句,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句,句法亦異。詞中“大丈夫不遇時之所為”句,《詞律》謂“時”字乃羨文,或然。
哨遍(欽譜) 格律六 雙調二百二字,前段十八句九仄韻、一葉韻,后段二十二句六仄韻、六葉韻 辛棄疾
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魚兮,無便于此,嘗試思,莊周談兩事,
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韻平仄平句平平平仄仄韻
此篇后段第十五句以下,句讀與蘇詞不同,又全篇純用散文體,平仄不足為據(jù)。故不參校入譜。
哨遍(欽譜) 格律七 雙調二百三字,前段十七句六仄韻、四葉韻,后段二十一句九仄韻、五葉韻 辛棄疾
一壑自專,五柳笑人,晚乃歸田里,問誰知,幾者動之微,望飛鴻,冥冥天際,論妙理,濁醪正堪長醉,
中仄仄平句仄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中中平讀平仄仄平平葉仄平平句平平平仄韻仄仄仄韻中平仄平平仄韻
此詞較蘇詞添三韻,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十七、十八句,句法異。此調句讀韻葉參差不一,惟此詞有辛詞別首和韻詞可校,故又取為譜。辛詞別首前段第一句“蝸角斗爭”,“蝸”字平聲。第四句“君試思、方寸此心微”,“君”字平聲,“試”字仄聲。第八句“何言泰山毫末”,“何”字平聲。第九句“從來天地一稊米”,“天”字平聲,“一”字仄聲。第十一句“鳩鵬自樂”,“自”字仄聲。第十二句“之二蟲又何知”,“二”字仄聲。第十三、四句“記蹠行仁義孔丘非,更殤樂長年老彭悲”,“蹠”字仄聲,“仁”字、“殤”字俱平聲。第十五、六句“火鼠論寒,冰蠶語熱”,“火”字、“語”字、“熱”字俱仄聲,“冰蠶”二字俱平聲。后段第四句“誰與齊萬物”,“誰”字平聲,“萬”字仄聲。第五句“莊周吾夢見之”,“見”字仄聲。第六、七句“正商略遺篇,翩然顧笑”,“商”字、“翩”字俱平聲,“顧”字仄聲。第十句、十一句“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百”字、“不”字俱仄聲。第十二句、十三句“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于”字、“天”字俱平聲,“美”字、“在”字俱仄聲。第十四句、十五句“渺滄溟望洋東視,逡巡向若驚嘆”,“洋”字平聲,“向”字仄聲。二十句、二十一句“此堂之水幾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之”字平聲,“一”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jù)此。
哨遍(欽譜) 格律八 雙調二百字,前段十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二十二句十仄韻、三平韻 汪莘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
仄仄仄平句仄平仄仄句仄仄仄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句平仄平仄仄句
此詞平仄各韻不用三聲葉,又較各體少三字,錄以備體,不參校入譜。
哨遍(欽譜) 格律九 雙調一百六十字,前段十六句五仄韻、一葉韻,后段十四句五仄韻、兩葉韻 《花草粹編》無名氏
太皞司春,春工著意,和氣生旸谷,十里芳菲,盡東風,絲絲柳搓金縷,漸次第,桃紅杏淺,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讀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仄仄句
此詞句讀與前八體不同,蓋元人曲也。因《花草粹編》收入詩馀,故錄之以備一體。前段第三句起韻“谷”讀如“古”,見周德清《中原音韻》。
哨遍(龍譜)簡介
一作《稍遍》,始見《東坡詞》。其小序云:“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馀既治東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辭》,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于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jié),不亦樂乎?”汲古閣本《東坡詞》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詞蓋世所謂‘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龜茲語也,華言為五聲,蓋羽聲也,于五音之次為第五。今世作‘般涉’,誤矣?!渡员椤啡B,每疊加促字,當為‘稍’,讀去聲。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泵髀金^本《東坡先生詩馀》注同。元刊《東坡樂府》及《稼軒長短句》則皆作《哨遍》。各家句豆平仄,頗有出入,殆由“每疊加促字”較有伸縮馀地耳。茲以蘇詞一闋為準。二百三字,仍依各本只分兩段。前段五仄韻,四平韻,后段五平韻,八仄韻,同部參差錯葉?!犊滴踉~譜》謂:“其體頗近散文”。
哨遍(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蘇軾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歸路,
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句平仄仄平平葉仄平平平平平仄韻仄仄平葉平平仄平平仄句
-
宋代:辛棄疾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
想魚兮、無便於此。
嘗試思,莊周正談兩事。
一明豕虱一羊蟻。
說蟻慕於膻,於蟻棄知,又說於羊棄意。
甚虱焚於豕獨忘之。
卻驟說於魚為得計。
千古遺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魚,噫。
魚之為計子焉知。
河水深且廣,風濤萬傾堪依。
有網罟如云,鵜鶘成陣,過而留泣計應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龍伯,饑時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犗為餌。
使海上人人厭腥味。
似鯤鵬、變化能幾。
東游入海,此計直以命為嬉。
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
嗟魚欲事遠游時。
請三思而行可矣。 -
宋代:劉克莊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
深復深,路絕住人稀。
有人兮、盤旋於此。
送子歸。
是他隱居求志。
是要明主媒當世。
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孔顏猶有遺旨。
大丈夫之被遇於時。
入則坐廟朝出旗麾。
列屋名姬,夾道武夫,滿前才子。
噫。
有命存焉,吾非惡此而逃之。
富貴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
向茂樹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別有閑天地。
況膾細於絲,蕨甜似蜜,采於山,釣於水。
大丈夫不遇之所為。
唐處士、依稀是吾師。
覺山林、尊如朝市。
五侯門下賓客,擾擾趨形勢。
嗟盤之樂,誰爭子所,占斷千秋萬歲。
呼童秣馬更膏車,便與君,從此逝矣。 -
宋代:汪莘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
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
嗟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蒙籠。
聽林外犬類豹聲雄。
更村落誰家鳴夜舂。
疏鐘相聞,獨坐此時,多思往日。
噫,記與君同。
清流仄徑玉琤琮。
攜手賦佳什。
往來蘿月松風。
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蘿密。
見出水輕鯈,點溪白鷺,青皋零露方濕。
雉朝飛,麥隴鳴儔匹。
念此去非遙莫相失。
儻能從我敢相必。
天機非子清者,此事非所急。
是中有趣殊深,愿子無忽。
不能一一。
偶因馱檗附吾書,是山人王維摩詰。 -
宋代:劉學箕木葉盡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凌萬頃、一葦縱所之。
若憑虛馭風仙子。
聽洞簫、綿延不絕如縷,馀音裊裊游絲曳。
乃舉酒賦詩,玉鱗霜蟹,是中風味偏美。
任滿頭堆絮雪花飛。
更月澹蓬窗凍云垂。
山郁蒼蒼,橋臥沈沈,夜鵲驚起。
噫。
倚蘭槳兮。
我今恍惚遺身世。
漁樵甘放浪,蜉蝣然、寄天地。
嘆富貴何時。
功名浪語。
人生寓樂雖情爾。
知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則知變者如是。
且物生宇宙各有司。
非已有纖毫莫得之。
委吾心、耳目所寄。
用之而不竭,取則不吾禁,自色自聲,本非有意。
望東來孤鶴縞其衣。
快乘之、從此仙矣。 -
宋代:蘇軾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yǎng)花天氣。
一霎暖風回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
方右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
見乳燕捎蝶過繁枝。
忽一線爐香逐游絲。
晝永人間,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
深入芳菲里。
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灺利。
看緊約羅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
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
任滿頭紅雨落花飛。
漸鳷鵲樓西玉蟾低。
尚徘徊、未盡歡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間世。
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
醉鄉(xiāng)路穩(wěn)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
宋代:王安中嵩少為仕宦捷徑者,讀而羞之,是足為勇退者之鼓吹。
陽翟蔡侯原道,恬于仕進。
其內呂夫人有林下風。
相與營歸歟之計而未果,則囑予以此文度曲,且朝夕使家童歌之,亦可想見泉石之勝。
其詞曰:
世有達人,瀟灑出塵,招隱青霄際。
終始追。
游覽老山棲。
藐千金、輕脫如屣。
彼假容江皋,濫巾云岳,纓情好爵欺松桂。
觀向釋談空,尋真講道,巢由何足相擬。
待詔書來起便騶馳。
席次早焚烈芰荷衣。
敲樸喧喧,牒訴匆匆,抗顏自喜。
嗟明月高霞,石徑幽絕誰回睇。
空悵猿驚處,凄涼孤鶴嘹唳。
任列壑爭譏。
眾蜂竦誚,林慚澗愧移星歲。
方浪枻神京,騰裝魏闕,徘徊經過留憩。
致草堂靈怒蔣侯麾。
扃岫幌、驅煙勒新移。
忍丹崖碧嶺重滓。
鳴湍聲斷深谷,逋客歸何計。
信知一逐浮榮,便喪素守,身成俗士。
伯鸞家有孟光妻。
豈逡巡、眷戀名利。 -
宋代:辛棄疾一壑自專,五柳笑人,晚乃歸田里。
問誰知、幾者動之微。
望飛鴻、冥冥天際。
論妙理。
濁醪正堪長醉。
從今自釀躬耕米。
嗟美惡難齊,盈虛如代,天耶何必人知。
試回頭五十九年非。
似夢里歡娛覺來悲。
夔乃憐蚿,谷亦亡羊,算來何異。
嘻。
物諱窮時。
豐狐文豹罪因皮。
富貴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
正萬籟都沈,月明中夜,心彌萬里清如水。
即自覺神游,歸來坐對,依稀淮岸江浚。
。
看一時魚鳥忘情喜。
曾我已忘機更忘己。
又何會物我相視。
非會濠梁遺意,要是吾非子。
但教河伯、休慚海若,大小均為水耳。
世間喜慍更何其。
笑先生三仕三已。 -
宋代:辛棄疾今昌父之弟成父,於所居鑿池筑亭,榜以舊名。
昌父為成父作詩,屬余賦詞,余為賦哨遍。
莊周論於蟻棄知,於魚得計,於羊棄意,其義美矣。
然上文論虱吒於豕而得焚,羊肉為蟻所慕而致殘,下文將并結二義,乃獨置豕虱不言而遽論魚,其義無所從起。
又間於羊蟻兩句之間,使羊蟻之義離不相屬,何耶!其必有深意存焉,顧后人未之曉耳。
或言蟻得水而死,羊得水而病,于得水而活,此最穿鑿,不成義趣。
余嘗反復尋繹,終未能得。
意世必有能讀此書而了其義者。
他日倘見之而問焉,姑先識余疑於此詞云爾
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
想魚兮、無便於此。
嘗試思,莊周正談兩事。
一明豕虱一羊蟻。
說蟻慕於_,於蟻棄知,又說於羊棄意。
甚虱焚於豕獨忘之。
卻驟說於魚為得計。
千古遺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魚,噫。
魚之為計子焉知。
河水深且廣,風濤萬頃堪依。
有綱罟如云,鵜鶘成陣,過而留泣計應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龍伯,饑時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_為餌。
使海上人人厭腥味。
似鹍鵬、變化能幾。
東游入海,此計直以命為嬉。
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
嗟魚欲事遠游時。
請三思而行可矣。 -
宋代:劉克莊日,游方氏龍山別墅,試效顰為之,俾主人刻之崖石云。
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
深復深,路絕住人稀。
有人兮、盤旋于此。
送子歸。
是他隱居求志。
是要明主媒當世。
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孔顏猶有遺旨。
大丈夫之被遇于時。
入則坐廟朝出旗麾。
列屋名姬,夾道武夫,滿前才子。
噫。
有命存焉,吾非惡此而逃之。
富貴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
向茂樹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別有閑天地。
況膾細于絲,蕨甜似蜜,采于山,釣于水。
大丈夫不遇之所為。
唐處士、依稀是吾師。
覺山林、尊如朝市。
五侯門下賓客,擾擾趨形勢。
嗟盤之樂,誰爭子所,占斷千秋萬歲。
呼童秣馬更膏車,便與君,從此逝矣。 -
宋代:吳潛在晉永和,癸丑暮春,初作蘭亭會。
集眾賢,臨峻嶺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
暢幽情,縱無管弦絲竹,一觴一詠佳天氣。
于宇宙之中,游心騁目,此娛信可樂只。
念人生相與放形骸。
或一室晤言襟抱開。
靜躁雖殊,當其可欣,不知老至。
然倦復何之。
情隨事改悲相系。
俯仰間遺跡,往往俱成陳矣。
況約境變遷,終期于盡,修齡短景都能幾。
謾古換今移,時消物化,痛哉莫大生死。
每臨文吊往一興嗟。
亦自悼不能喻于懷。
算彭殤、妄虛均爾。
今之視昔如契,后視今猶昔。
故聊敘錄時人所述,慨想世殊事異。
后之來者覽斯文,將悠然、有感于此。 -
宋代:李曾伯大塊賦形,皇覽揆予,俾爾昌而壽。
嗟壯游。
歲月老征裘。
向秋來、頓如蒲柳。
桂開又。
鱸鲙蟹橙正美,故人應憶傳杯手。
想薜荔巖巒,梧桐庭院,當時風景依舊。
對斜陽、極目倚危樓。
問一舸、何時過吳頭。
乘下澤車,戴華陽巾,錦衣游晝。
猶。
客有名流。
交情金石襟期厚。
雙湖煙艇里,劍鋒紫氣沖斗。
剩妙墨淋漓,清歌發(fā)越,未應獨步詩千首。
待掛了衣冠,來尋杖屨,陪君此樂須有。
到如今、不愿酒泉侯。
愿生入、玉門早歸休。
任遠人、從問安否。
梁園賓客雖富。
誰出相如右。
相逢身健,時平無事,是處溪山明秀。
與君舉斝若為酬。
有年年、人月長久。 -
宋代:李曾伯天限長江,云擾中原,一局持棋勢。
漢將誰。
盍為掃清之。
彼伎猶、黔驢而止。
客亦知。
何材不生斯世。
丁寧屢費君王旨。
向馬首論詩,燈前觀劍,豈無差強人意。
幸崆峒麥熟且休師。
又焉用陳琳檄書飛。
一笛樓頭,萬柳營間,從容麾幟。
噫。
代有戎夷。
時賢患乏經綸志。
紫巖公一出,敵當驚見花字。
謾被發(fā)憂鄰,汗顏笑斫,客邪終豈嬰元氣。
待拜表箋天,移文問隱,老夫行且歸矣。
怕胡雛穴隙尚相窺。
有淝水兒曹舉兵麾。
看中興、雋烈堪繼。
隨世樣多能底。
卿自為卿計。
不妨老子,婆娑矍鑠,從渠屨盈戶外。
何須峴萬勒豐碑。
有天知、方寸余地。 -
宋代:方岳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從前事。
吾語汝,月豈有弦時。
奈人間井觀乃爾。
休浪許。
歷家繆悠而已。
誰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環(huán)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傳、月溯日光余。
嗟萬古誰知了無虧。
玉斧修成,銀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
世已堪悲。
聽君歌復解人頤。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減些兒。
但與日相望,對如兩鏡,山河大地無疑似。
待既望觀之。
冰輪漸側,轉斜才一鉤耳。
論本來不與中秋異。
恐天問靈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
乾坤一點英氣。
寧老人間世。
飛上天來,摩挲月去,才信有晴無雨。
人生圓缺幾何其。
且徘徊、與君同醉。 -
宋代:方岳月亦老乎,勸爾一杯,聽說平生事。
吾問汝,開辟自何時。
有乾坤更應有爾。
年幾許。
鴻荒邈哉遐已。
吾今斷自唐虞起。
E478帝曰放勛,甲辰踐祚,數(shù)至今、宋嘉熙。
凡三千五百二十年余。
嗟雨僽風僝幾盈虧。
老兔奔馳,癡蟆吞吐,定應衰矣。
噫。
月豈無悲。
吾觀人壽幾期頤。
炯炯雙眸子,明清無過嬰兒。
但才到中年,昏然欲BC77,那堪老矣知何似。
試以此推之。
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
恐古時月與今時異。
恨則恨今人不千歲。
但見今、冰輪如洗。
阿誰曾自前古,看到隨唐世。
幾時明潔,幾時昏暗,畢竟少晴多雨。
須臾月落夜何其。
曰先生、置之姑醉。 -
宋代:方岳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從前事。
吾語汝,月豈有弦時。
奈人間井觀乃爾。
休浪許。
歷家繆悠而已。
誰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環(huán)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傳、月溯日光余。
嗟萬古誰知了無虧。
玉斧修成,銀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
世已堪悲。
聽君歌復解人頤。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減些兒。
但與日相望,對如兩鏡,山河大地無疑似。
待既望觀之。
冰輪漸側,轉斜才一鉤耳。
論本來不與中秋異。
恐天問靈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
乾坤一點英氣。
寧老人間世。
飛上天來,摩挲月去,才信有晴無雨。
人生圓缺幾何其。
且徘徊、與君同醉。 -
宋代:方岳月亦老乎,勸爾一杯,聽說平生事。
吾問汝,開辟自何時。
有乾坤更應有爾。
年幾許。
鴻荒邈哉遐已。
吾今斷自唐虞起。
E478帝曰放勛,甲辰踐祚,數(shù)至今、宋嘉熙。
凡三千五百二十年余。
嗟雨僽風僝幾盈虧。
老兔奔馳,癡蟆吞吐,定應衰矣。
噫。
月豈無悲。
吾觀人壽幾期頤。
炯炯雙眸子,明清無過嬰兒。
但才到中年,昏然欲BC77,那堪老矣知何似。
試以此推之。
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
恐古時月與今時異。
恨則恨今人不千歲。
但見今、冰輪如洗。
阿誰曾自前古,看到隨唐世。
幾時明潔,幾時昏暗,畢竟少晴多雨。
須臾月落夜何其。
曰先生、置之姑醉。 -
宋代:陳韡多病倦游,在家又貧,畢竟如何是。
十萬錢,騎鶴更揚州,是人間幾曾有底。
算一生,大都能消幾屐,勞神到老成何事。
趁齒落已雙,鑿絲在兩,歸尋閑里滋味。
不見青云路有危機。
金縷歌聲,漸變成悲。
待思大東門,憶鶴華亭,悔之晚矣。
休,歸去來兮,北山幸有閑田地。
地瘠宜瓜菜,引泉鑿成方沚。
這仲子蔬園,三公不換,況東陵自來瓜美。
間走馬溪頭,倚闌垂釣,解衣自濯清泚。
釀山泉、時復一中之。
琴橫膝。
古淡無弦有音徽。
送歸鴻、暮云千里。
蓬萊自古元路,玄圃何時到,只消曲幾薄團,鎮(zhèn)日閑廬打眭。
這乾坤日月,更遠游、問他王子。 -
宋代:徐經孫江山風月,耳目聲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無盡藏,月白風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龍,放舟中流。
聽其所止而休焉。
歸去來兮,昨非今是。
舊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
歸去來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榮,幽人感此。
吾生行且休矣。 -
宋代:徐經孫江山風月,耳目聲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無盡藏,月白風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龍,放舟中流。
聽其所止而休焉。
歸去來兮,昨非今是。
舊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
歸去來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榮,幽人感此。
吾生行且休矣。 -
宋代:曹冠聊寫達觀之懷,寓超然之興云
壬戌孟秋,蘇子夜游,赤壁舟輕漾。
觀水光、彌渺接遙天,月出于東山之上。
與客同,清歡扣舷歌詠,開懷飲酒情酣暢。
如羽化登仙,乘風獨立,飄然遺世高尚。
客吹簫、音韻遠悠揚。
怨慕舞潛蛟、動凄涼。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
舊蹤可想。
噫,水與月兮,逝者如斯曷嘗往。
變化如一瞬,盈虛兮、莫消長。
自不變而觀,物我無盡,何須感物興悲悵。
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惟同風月清賞。
念江山美景豈可量。
吾與子、樂之興徜徉。
聽江渚、樵歌漁唱。
□侶魚蝦、友麋鹿,舉匏尊相勸,人生堪笑,蜉蝣一夢,且縱扁舟放浪。
戲將坡賦度新聲,試寫高懷,自娛閑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