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傳言玉女》的古詩詞列表(13首)
傳言玉女(欽譜)簡介
高拭詞注“黃鐘宮”。按《漢武內(nèi)傳》,帝閒居承華殿,忽見一女子曰:“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至七月七日,王母暫來?!毖杂?,不知所在。世所謂傳言玉女也。調(diào)名取此。
傳言玉女(欽譜) 格律一 雙調(diào)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韻 晁沖之
一夜東風(fēng),不見柳梢殘雪,御樓煙暖,對鰲山彩結(jié),簫鼓向晚,鳳輦初回宮闕,千門燈火,九衢風(fēng)月,
中仄平平句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中中中句仄平平中仄韻平中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韻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后段第二句六字折腰,楊無咎、趙善扛、黃機(jī)、石孝友諸詞俱與此同,若曾詞之句法小異,袁詞之減字,皆變格也。此詞前后段第四句例作上一下四句法,惟黃詞前段第四句“磔磔敲春晝”,句法小異,應(yīng)是偶誤。后段第四句“比年時更瘦”即合格也。按黃詞前段第三句“紋楸玉子”,“紋”字平聲。趙詞第六句“春在暖紅溫翠”,“春”字平聲,“暖”字仄聲。楊詞第七句“曲闌幽榭”,“曲”字仄聲。汪元量詞結(jié)句“潮生潮落”,上“潮”字平聲。趙詞后段起句“油璧青驄”,“油”字平聲。第二句“第一番、共燕喜”,“一”字仄聲。趙詞第四句“有月如人意”,“月”字仄聲。楊詞第六句“贏得幾場春困”,“贏”字平聲。黃詞第七句“那堪又是”,“那”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二詞。楊無咎“小院春長”詞后段第五句“只愁飛去”,“飛”字平聲,但查宋詞,無不用仄者,應(yīng)以仄聲字為定格。
傳言玉女(欽譜) 格律二 雙調(diào)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韻 曾覿
鳳闕龍樓,清夜月華初照,萬點星毬,護(hù)花梢寒峭,華胥夢里,老去歡情終少,花愁酒悶,總消除了,
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韻
此與晁詞同,惟后段第二句不作折腰句法異。按汪元量詞“萬點燈光羞照”,正與此同。
傳言玉女(欽譜) 格律三 雙調(diào)七十三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韻 《樂府雅詞》袁裪
眉黛輕分,慣學(xué)漢宮梳掠,艷容可畫,那精神怎貌,鮫綃映玉,鈿帶雙穿纓絡(luò),歌音清麗,舞腰柔弱,
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韻
此亦晁詞體,惟后段第二句減一字異。
-
宋代:吳潛眾綠亭前,都是郁蔥佳氣。
越姬吳媛,粲珠鈿翠珥。
紅消粉褪,幾許粗桃凡李。
連珠寶炬,兩行緹騎。
自笑衰翁,又行春錦繡里。
禁肴宮醞,記當(dāng)年宣賜。
休嫌拖逗,且向畫堂頻醉。
從今開慶,萬歡千喜。 -
宋代:晁沖之一夜東風(fēng),吹散柳梢殘雪。
御樓煙暖,正鰲山對結(jié)。
簫鼓向晚,鳳輦初歸宮闕。
千門燈火,九街風(fēng)月。
繡閣人人,乍嬉游、困又歇。
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
嬌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說。
相逢常是,上元時節(jié)。 -
宋代:楊無咎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
算來都為,惜花人做恨。
看猶未足,早覺枝頭吹盡。
曲欄幽榭,亂紅成陣。
釃酒花前,試停杯、與細(xì)問。
褪香銷粉,問東君怎忍。
韶華過半,謾贏得、幾場春困。
厭厭空自,為花愁損。 -
宋代:楊無咎小院春長,整整繡簾低軸。
異葩幽艷,滿千瓶百斛。
珠鈿翠珮,塵襪錦籠環(huán)簇。
日烘風(fēng)和,奈何芬馥。
鳳髓龍津,覺從前、氣味俗。
夜闌人醉,引春蔥兢□。
只愁飛去,暗與行云相逐。
月娥好在,為歌新曲。 -
宋代:曾覿鳳闕龍樓,清夜月華初照。
萬點星球,護(hù)花梢寒峭。
華胥夢里,老去歡情終少。
花愁醉悶,總消除了。
紫陌嬉游,不似少年懷抱。
珠簾十里,聽笙簫聲杳。
幽期密約,暗想淺顰輕笑。
良時莫負(fù),玉山頻倒。 -
宋代:石孝友雪壓梅梢,金裊柳絲輕斂。
錦宮春早,乍風(fēng)和日暖。
華國翠路,九陌綺羅香滿。
連空燈火,滿城弦管。
月射西樓,更交光照夜宴。
萬人擁路,指鰲山共看。
花旗翠帽,到處朱高卷。
歸時常是,漏殘銀箭。 -
宋代:郭應(yīng)祥稽古堂前,恰見四番端午又來江上,聽鳴鼉急鼓。
棹歌才發(fā),漠漠一川煙雨。
輕舟搖揚(yáng),心掀舞。
倦客今年續(xù)命,欠□彩縷。
歸期漸近,劃地縈心緒。
何日斑衣,更看迎門兒女。
百懷且付,尊前蒲黍。 -
宋代:黃機(jī)日薄風(fēng)柔,池面欲平還皺。
紋楸玉子,磔磔敲春晝。
衾繡半卷,花氣濃薰香獸。
小團(tuán)初試,轆轤銀甃。
夢斷陽臺,甚情懷、似病酒。
鳳奩羞對,比年時更瘦。
雙燕乍歸,寄與綠箋紅豆。
那堪又是、牡丹時候。 -
宋代:吳潛眾綠庭前,都是郁蔥佳氣。
越姬吳媛,粲珠鈿翠珥。
紅消粉褪,幾許粗桃凡李。
連珠寶炬,兩行緹騎。
自笑衰翁,又行春錦繡里。
禁肴宮_,記當(dāng)年宣賜。
休嫌拖逗,且向畫堂頻醉。
從今開慶,萬歡千喜。 -
宋代:袁綯眉黛輕分,慣學(xué)玉真梳掠。
艷容可畫,那精神怎貌。
鮫綃映玉,鈿帶雙穿纓絡(luò)。
歌音清麗,舞腰柔弱。
宴罷瑤池,御風(fēng)跨皓鶴。
鳳凰臺上,有蕭郎共約。
一面笑開,向月斜褰珠箔。
東園無限,好花羞落。 -
宋代:趙善扛璧月珠星,輝映小桃秾李。
化工容易,與人間富貴。
東風(fēng)巷陌,春在暖紅溫翠。
人來人去,笑歌聲里。
油壁青驄,第一番共燕喜。
舉頭天上,有如人意。
歌傳樂府,猶是升平風(fēng)味。
明朝須判,醉眠花底。 -
宋代:吳季子阿母今朝,飛下瓊樓金闕。
先教玉女,為傳言細(xì)說。
蟠桃手種,尚記此春時節(jié)。
三千春後,開花初結(jié)。
宴罷瑤池,洗娥眉、已半雪。
九旬偷度,笑韶光一映。
仙翁日月,算與人間全別。
從今一歲,年年三月。 -
宋代:汪元量一片風(fēng)流,今夕與誰同樂。
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
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
離愁聊寄,畫樓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