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古詩翻譯及注釋
漢譯
卸帆留宿淮水岸邊的小鎮(zhèn),
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驛。
大風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蕩,
太陽沉落大地的夜色蒼黑。
山昏城暗人們都回家安憩,
月照蘆洲雁群也落下棲息。
夜晚孤獨我不禁想起長安,
聽到岸上鐘聲我怎能入睡??
英譯
MOORING AT TWILIGHT IN XUYI DISTRICT
Wei Yingwu
Furling my sail near the town of Huai,
I find for harbour a little cove,
Where a sudden breeze whips up the waves.
The sun is growing dim now and sinks in the dusk.
People are coming home. The bright mountain-peak darkens.
Wildgeese fly down to an island of white weeds.
At midnight I think of a northern city-gate,
And I hear a bell tolling between me and sleep.
注釋
1.次:停泊。
2.盱眙(xū yí):今屬江蘇,地處淮水南岸。
3.逗:停留?;存?zhèn):淮水旁的市鎮(zhèn),指盱眙。
4.舫:船。
5.臨:靠近。
6.驛:供郵差和官員旅宿的水陸交通站。
7.“人歸”句:意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8.蘆洲:蘆葦叢生的水洲。
9.秦:今陜西的別稱。因戰(zhàn)國時為秦地而得名。
10.客:詩人自稱。此句意為孤獨之夜,懷念家鄉(xiāng)。?
《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古詩賞析
這首詩寫旅途中的客思。詩人因路遇風波而夕次孤驛,在孤驛中所見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蕭索的景象,夜聽寒鐘思念故鄉(xiāng),徹夜未眠。一片思鄉(xiāng)之情和愁緒全在景物的描寫之中。詩的妙處,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詩對曠野蒼涼凄清的夜景極盡渲染,把風塵飄泊,羈旅愁思烘托得強烈感人。首聯(lián)“落帆”“停舫”意為黃昏時分船要泊岸???。頷聯(lián)“風起波”“日沉夕”描寫夜晚江邊的景象。頸聯(lián)“山郭暗”“蘆洲白”寫夜色降臨之景;“人歸”“雁下”意為隨著夜色降,在外的人們回到家,高飛的大雁也停下休息。尾聯(lián)“獨夜”“聽鐘”“未眠”也處處點“夕”,處處寫夜。《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古詩評析
這是一首寫楫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xiāng)思的詩。詩的前四句為第一 段,是寫傍晚因路途風波,不得不停舫孤驛。后四句為第二段,是寫人雁歸宿、夜幕 降臨,自夜到曉不能入眠而生鄉(xiāng)思客愁。
全詩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 令動情。讀來頗為動人。
韋應物名句推薦
- 獨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暮鐘時。
作者:韋應物:出自《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
-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作者:韋應物:出自《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作者:韋應物:出自《送楊氏女》
-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作者:韋應物:出自《送楊氏女》
-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作者:韋應物:出自《送楊氏女》
-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作者:韋應物:出自《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
-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作者:韋應物:出自《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作者:韋應物:出自《夕次盱眙縣》
-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作者:韋應物:出自《寒食寄京師諸弟》
-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作者:韋應物:出自《寒食寄京師諸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