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仙者五六人,常聞此游盤。
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
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
羽化騎日月,云行翼鴛鸞。
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
汰絕目下事,從之復何難?
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強食不成味,清晨起長嘆。
愿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李白 古詩翻譯及注釋
翻譯
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極目望盡南天。
常聽說有五六仙人,在此游樂。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壇石崖聳立。
白龍降落在陵陽山,黃鶴呼叫子安。
子安的在這里羽化騎黃鶴上日月,乘長風駕云霧,與鴛鸞比翼。
下視茫茫宇宙之間,四海皆是波瀾壯闊。
雙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艱難。
人生百歲,現(xiàn)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預期。
強食的瓜兒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長嘆。
我愿跟隨仙人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注釋
⑴麻姑:道教神話人物。據(jù)《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于牟州姑馀山,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生于蔡經(jīng)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铩?,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民間又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于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流傳。過去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⑵“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典出漢劉向《列仙傳·陵陽子明》:陵陽子明者,銍鄉(xiāng)人也。好釣魚於旋溪。釣得白龍,子明懼,解鉤拜而放之。后得白魚,腹中有書,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黃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龍來迎去,止陵陽山上百余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山)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當來,問子明釣車在否。后二十余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有黃鶴來,棲其冢邊樹上,鳴呼子安云:“陵陽垂釣,白龍銜鉤。終獲瑞魚,靈述是修。五石溉水,騰山乘虬。子安果沒,鳴鶴何求!”
⑶鴛鸞:一作“鹍鸞”。
⑷皆波瀾:一作“空波瀾”。
李白名句推薦
- 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
作者:李白:出自《君子有所思行》
- 魏都接燕趙,美女夸芙蓉。
作者:李白:出自《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作者:李白:出自《君子有所思行》
- 何時更杯酒,再得論心胸。
作者:李白:出自《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 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
作者:李白:出自《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作者:李白:出自《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知君獨坐青軒下,此時結念同所懷。
作者:李白:出自《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作者:李白:出自《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 佳游不可得,春風惜遠別。
作者:李白:出自《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 鐘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fā)。
作者:李白:出自《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