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小重山》的古詩詞列表(154首)
小重山(欽譜)簡介
《宋史·樂志》:“雙調”。李邴詞名《小沖山》。姜夔詞名《小重山令》。韓淲詞有“點染煙濃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小重山(欽譜) 格律一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 薛昭蘊
春到長門春草青,玉階華露滴,月朧明,東風吹斷玉簫聲,宮漏促,簾外曉啼鶯,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中仄讀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元詞俱照此填。若趙詞之添字、《梅苑》詞之減字、黃詞之押仄韻,皆變體也。按和凝詞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郤詵枝”,“群”字平聲。第三句“曉花擎露妒啼妝”,“曉”字仄聲。結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聲。后段第二句“管弦分響亮、探花期”,“管”字仄聲。第三句“光陰占斷曲江池”,“光”字平聲。又毛滂詞前段結句“玉堂客、于此勸春耕”,“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平韻二詞。
小重山(欽譜) 格律二 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 趙長卿
一夜中庭拂翠條,碧紗窗外雨,長涼飆,潮來漲水恰平橋,添清景,疏韻響,入芭蕉,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讀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句平仄仄讀仄平平韻
此與薛詞同,惟前后段兩結句各添一字異。按張先集有《感皇恩》詞“延壽蕓香七世孫,華軒承大對、見經綸。溟魚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騎、從清塵。玉樹瑩風神,同時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鳳池人。蓬萊閣,黃閤坐、遲談賓?!闭c此同?!对~律》誤刻《感皇恩》后,不知宋詞《感皇恩》體從無用平韻者,張詞蓋《添字小重山》也,故錄趙詞以證之。
小重山(欽譜) 格律三 雙調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 《梅苑》無名氏
不是蛾兒不是酥,化工應道也難摹,花兒清瘦影兒孤,多情處,時有暗香浮,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讀平仄仄平平韻
此與薛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減一字異。按《梅苑》詞三首,一首“一枝照水弄精神”,一首“依稀丹萼動紅云”,又元劉景翔詞“紅香浮玉醉客頹”,并與此同。前段結句“浮”字本十一尤韻,按《中原雅音》,“浮”字付無切,又吳越間方言“浮”讀作“無”,故可借押。
小重山(欽譜) 格律四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黃子行
一點斜陽紅欲滴,白鷗飛不盡,楚天碧,漁歌聲斷晚風急,攬?zhí)J花,飛雪滿林濕,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讀仄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平仄韻
此調例押平聲韻,此詞押入聲韻,即《樂府指迷》所謂平聲字可以入聲替也。
小重山(龍譜)簡介
又名《小重山令》?!督饖Y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小重山(龍譜) 格律一 定格 韋莊
一閉昭陽春又春,夜寒宮漏永,夢君恩,臥思陳事暗銷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句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
宋代:張玉娘秋入瑤臺玉簟涼。
藕花香暗度、紫荷鄉(xiāng)。
軟□羅扇動清商。
霜漸老,庭外菊初黃。
眉月畫應慵瘦*□對鏡、怨容光淚痕寒染翠綃裳。
梧葉盡, -
唐代:和凝正是神京爛熳時,群仙初折得,郄詵枝。
烏犀白□[1]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柳色展愁眉,管弦分響亮,探花期。
光陰占斷曲江池,新榜上,名姓徹丹墀。 -
宋代:吳淑姬謝了荼蘼春事休。
無多花片子,綴枝頭。
庭槐影碎被風揉,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
一川煙草浪,襯云福
不如歸去下簾鉤。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
宋代: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雨馀風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
金朝:蔡松年東晉風流雪樣寒。
市朝冰炭里,起波瀾。
得君如對好江山。
幽棲約,湖海玉孱顏。
梅月半斕斑。
云根孤鶴唳,淺云灘。
摩挲明秀酒中閑。
浮香底,相對把漁竿。 -
未知:吳淑姬1謝了荼蘼春事休。
無多花片子,綴枝頭。
庭槐影碎被風揉。
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
一川煙草浪,襯云浮。
不如歸去下簾鉤。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
宋代:何大圭綠樹鶯啼春正濃。
釵頭青杏小,綠成叢。
玉船風動酒鱗紅。
歌聲咽,相見幾時重。
車馬去匆匆。
路隨芳草遠,恨無窮。
相思只在夢魂中。
今宵月,偏照小樓東。 -
宋代:李流謙輕暑單衣四月天。
重來間屈指,惜流年。
人間何處有神仙。
安排我,花底與尊前。
爭道使君賢。
筆端驅萬馬,駐平川。
長安只在日西邊。
空回首,喬木淡疏煙。 -
宋代:曾原一薄雪初消銀月單。
疏疏浮竹影、矮紅闌。
梅花夢事落孤山。
禁人處,霜重鼓聲寒。
留取曉來看。
斑簾低小閣、燭花殘。
一帆明月去滄灣。
空相憶,雪浪月痕翻。 -
未知:張生2杏火無煙燒斷腸。
織成春恨切,柳絲長。
當時誰是種花郎。
卻不教,柳近杏花傍。
柳道不須忙。
春深須是有,絮飛揚。
等閑撲著杏腮香。
恁時節(jié),選甚隔池塘。 -
元代:束從周楊柳絲絲兩岸風。
前村溪路遠,小橋通。
人家依約水西東。
舟一葉,移過荻花叢。
清景迥涵空。
好山青未了,暮云重。
是誰驚起幾征鴻。
天然趣,卻在畫圖中。 -
宋代:王予可寶榭簾鉤卷月窗。
縷衣金樣褪,泛馀香。
卿卿榮耀寵恩光。
三竿日,顰翠楚山長。
螺髻戛浮觴。
鳳奩塵瑩恨,?*霜。
賣珠樓外串離腸。
春殘夢,今夜擬高唐。 -
元代:元好問酒冷燈青夜不眠。
寸腸千縷、兩相牽。
鴛鴦秋雨半池蓮。
分飛苦,紅淚曉風前。
天遠雁翩翩。
雁來人北去、遠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無情月,看待幾時圓。 -
元代:元好問酒冷燈青夜不眠。
寸腸千縷、兩相牽。
鴛鴦秋雨半池蓮。
分飛苦,紅淚曉風前。
天遠雁翩翩。
雁來人北去、遠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無情月,看待幾時圓。 -
元代:元好問醉盡春風意未闌。
纏頭雙鳳錦、覓端端。
多情胡蝶送歸鞍。
揚州夢,芍藥蘆金盤。
羅幌酒醒寒。
燈前朱麝淺、翠螺殘。
一春心事*衣寬。
青鸞客,樓外日三竿。 -
唐代:韋莊秋到長門秋草黃,畫梁雙燕去,出宮墻。
玉簫無復理霓裳。
金蟬墜,鸞鏡掩休汝。
憶昔在昭陽,舞衣紅帶,繡鴛鴦。
至今猶惹御爐香。
魂夢斷,愁聽漏更長。 -
宋代:無名氏絡緯聲殘織翠絲。
金風剪不斷、雁來時。
夢回緘淚寄征衣。
寒到早,應怪寄衣遲。
心事有誰知。
黃昏常立盡、暗螢飛。
秋來無處不生悲。
情脈脈,月轉轆轤西。 -
宋代:無名氏水風生處小亭臨。
-
宋代:無名氏一鉤新月上。
-
宋代:無名氏六曲句闌四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