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賀鑄
云鮮日嫩東風(fēng)軟。
雪初融、水清淺。
粉□舞按迎春遍。
似飛動、釵頭燕。
深折梅花曾寄遠(yuǎn)。
問誰為、倚樓凄怨。
身伴未歸鴻,猶顧戀、江南暖。
-
宋代:楊無咎
彩縷牽腸斷,明珠暗滴圓。
從頭顆顆手親穿。
寄與仙卿同結(jié)、此生緣。
和串?dāng)n瑜臂,連云墜雪肩。
循環(huán)密數(shù)對沈煙。
似我真情不斷、永相聯(lián)。
-
宋代:辛棄疾
只愁風(fēng)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車幾兩,去程多少。
有客書來,長安卻早,傳聞追詔。
問歸來何日,君家舊事,直須待、為霖了。
從此蘭生蕙長,吾誰與、玩茲芳草。
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
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處,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
宋代:陳允平
月樹風(fēng)枝。
孤山兩字詩。
來到十洲三島,香得更、十分奇。
陽和遲自遲。
冰霜欺怎欺。
且伴歲寒人醉,有移種、玉堂時(shí)。
-
宋代:彭元遜
淺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煙無雨。
葉底妖禽自語。
小啄幽香還吐。
東風(fēng)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誤。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黃翠千縷。
看臨小帖宜春,填輕暈濕,碧花生霧。
為說釵頭裊裊,系著輕盈不住。
問郎留否。
似昨夜、教成鸚鵡。
走馬章臺,憶得畫眉?xì)w去。
-
宋代:吳編修
出處男兒事。
甚從前、說著淵明,放高頭地。
點(diǎn)檢柴桑無剩粟,未肯低頭為米。
算此事、非難非易。
三十年間如昨日,秀才瞞、撰到專城貴。
飽共暖,已不翅。
旁人問我歸耶未。
數(shù)旖年、平頭六十,更須三歲。
把似如今高一著,更好聞雞禁市。
總不似、長伸腳睡。
六月荷鳳薌州路,北螺山、別是般滋味。
今不去,視江水。
-
宋代:晏幾道
風(fēng)簾向曉寒成陣。
來報(bào)東風(fēng)消息近。
試從梅蒂紫邊尋,更繞柳枝柔處問。
來遲不是春無信。
開晚卻疑花有恨。
又應(yīng)添得幾分愁,二十五弦彈未盡。
-
宋代: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
至鶯花爛漫時(shí),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fù)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后時(shí)之悔。
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于人便青眼。
更風(fēng)流多處,一點(diǎn)梅心,相映遠(yuǎn),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shí)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fēng)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