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孟浩然
楚關(guān)望秦國,相去千里馀。
州縣勤王事,山河轉(zhuǎn)使車。
祖筵江上列,離恨別前書。
愿及芳年賞,嬌鶯二月初。
-
唐代:白居易
潤氣凝柱礎(chǔ),繁聲注瓦溝。
暗留窗不曉,涼引簟先秋。
葉濕蠶應(yīng)病,泥稀燕亦愁。
仍聞放朝夜,誤出到街頭。
-
唐代:白居易
日覺雙眸暗,年驚兩鬢蒼。
病應(yīng)無處避,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長。
今秋歸去定,何必重思量。
-
唐代:鮑溶
東亭最高峙,春樹繞山腰。
畫里青鸞客,云中碧玉簫。
秋風(fēng)若西望,為我一長謠。
-
唐代:徐夤
萬古清淮照遠天,黃河濁浪不相關(guān)。
縣留東道三千客,宅鎖南塘一片山。
草色凈經(jīng)秋雨綠,燒痕寒入曉窗斑。
閩王美錦求賢制,未許陶公解印還。
-
唐代:王氏婦
怨鴦綺,知結(jié)幾千絲。
別后尋交頸,應(yīng)傷未別時。
(章武贈王氏鴛鴦綺)
捻指環(huán),相思見環(huán)重相憶。
愿君永持玩,循環(huán)無終極。
(王氏答李章武白玉指環(huán))
河漢已傾斜,神魂欲超越。
愿郎更回抱,終天從此訣。
(王氏贈別李章武)
分從幽顯隔,豈謂有佳期。
寧辭重重別,所嘆去何之。
(章武答王氏)
昔辭懷后會,今別便終天。
新悲與舊恨,千古閉窮泉。
(王氏再贈章武)
后期杳無約,前恨已相尋。
別路無行信,何因得寄心。
(章武再答王氏)
水不西歸月暫圓,令人惆悵古城邊。
蕭條明早分岐路,知更相逢何歲年。
(章武懷念王氏)
-
唐代:佚名
韓諫議雖分左右,歸拾遺莫辨存亡。
-
唐代:韓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
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馀存皆動搖,盡落應(yīng)始止。
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
每一將落時,懔懔恒在已。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
終焉舍我落,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歲落一,自足支兩紀。
如其落并空,與漸亦同指。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恃。
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
人言齒之豁,左右驚諦視。
我言莊周云,水雁各有喜。
語訛?zāi)毯?,嚼廢軟還美。
因歌遂成詩,持用詫妻子。
-
唐代: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遠空,紫云香駕御微風(fēng)。
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
向浦回舟萍已綠,分林蔽殿槿初紅。
古來徒奏橫汾曲,今日宸游圣藻雄。
-
唐代:沈佺期
皇家貴主好神仙,別業(yè)初開云漢邊。
山出盡如鳴鳳嶺,池成不讓飲龍川。
妝樓翠幌教春住,舞閣金鋪借日懸。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觴獻壽樂鈞天。
-
唐代:宋之問
宿雨霽氛埃,流云度城闕。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fā)。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瑯擁軒蓋。
云罕才臨御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巖斷復(fù)連,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彩仗蜺旌繞香閣,下輦登高望河洛。
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陽溝塍殊綺錯。
林下天香七寶臺,山中春酒萬年杯。
微風(fēng)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
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觴獻壽煙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guān)猶駐五云車。
鳥旗翼翼留芳草,龍騎駸駸映晚花。
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
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
囂聲引飏聞黃道,佳氣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nóng)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