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劉希夷
珠簾的曉光,玉顏艷春彩。
林間鳥鳴喚,戶外花相待。
花鳥惜芳菲,鳥鳴花亂飛。
人今伴花鳥,日暮不能歸。
池月憐歌扇,山云愛舞衣。
佳期楊柳陌,攜手莫相違。
-
唐代:元稹
君應(yīng)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
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wú)此歡。
自識(shí)君來三度別,這回白盡老髭須。
戀君不去君須會(huì),知得后回相見無(wú)。
-
唐代:徐凝
不掛絲纊衣,歸向寒巖棲。
寒巖風(fēng)雪夜,又過巖前溪。
-
先秦:佚名
王耶王耶何乖劣。
不顧宗廟聽讒孽。
任用無(wú)忌多所殺。
誅夷白氏族幾滅。
二子?xùn)|奔適吳越。
吳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舉兵將西伐。
伍胥白喜孫武決。
三戰(zhàn)破郢王奔發(fā)。
留兵縱騎虜京闕。
楚荊骸骨遭掘發(fā)。
鞭辱腐尸恥難雪。
幾危宗廟社稷滅。
莊王何罪國(guó)幾絕。
卿士凄愴民惻悷。
吳軍雖去怖不歇。
愿王更隱撫忠節(jié)。
勿為讒口能謗褻。
-
宋代:李彌遜
鞭鳳驂鸞自斗杓。
老君親抱送,下層霄。
人間仙李占春饒。
千秋里,松月伴吹簫。
故國(guó)水云遙。
謫仙丹荔熟,剝紅綃。
南山影轉(zhuǎn)臥金蕉。
傾寒綠,眉?jí)郾壬礁摺?br>
-
宋代: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門人不敬紅梅。
清香一點(diǎn)入靈臺(tái)。
傲雪家風(fēng)猶在。
狀貌婦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
自開自落有誰(shuí)來。
與妝上林相待。
(上林苑有朱梅)
-
宋代:魏了翁
記薰風(fēng)殿上,曾當(dāng)暑、侍君王。
看絳服臨軒,白袍當(dāng)?shù)睿骱狗瓭{。
今年詔書催發(fā),趁槐庭、初夏午陰涼。
瘦馬行時(shí)臘雪,疊猿啼處年光。
大科異等士之常。
難得姓名香。
嘆陋習(xí)相承,駒轅垂耳,麟楦成行。
平生學(xué)為何事,到得時(shí)、遇主忍留藏。
看取杏花歸路,身名渾是芬芳。
-
宋代:劉辰翁
看飄飄、萬(wàn)里去東流,道伊去如風(fēng)。
便錦纜危潮,青山御宿,煙雨啼紅。
愁是明朝酒醒,聽著返魂鐘。
留得春如故,了不關(guān)儂。
春亦去人遠(yuǎn)矣,是別情何薄,歸興何濃。
但江南好□,未便到芙蓉。
念今夜、初程何處,有何人、垂袖舞行宮。
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
宋代:
舒亶
葉底枝頭紅小。
天然竊窕。
后園桃李謾成蹊,問占得、春多少。
不管雪消霜曉。
朱顏長(zhǎng)好。
年年若許醉花間,待拚了、花間老。
-
兩漢:佚名
蘭若生春陽(yáng),涉冬猶盛滋。
愿言追昔愛,情款感四時(shí)。
美人在云端,天路隔無(wú)期。
夜光照玄陰,長(zhǎng)嘆戀所思。
誰(shuí)謂我無(wú)憂,積念發(fā)狂癡。
-
唐代:杜甫
小子何時(shí)見,高秋此日生。
自從都邑語(yǔ),已伴老夫名。
詩(shī)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
宋代:司馬光
子擊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車伏謁。
子方不為禮。
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guó)君而驕人,則失去國(guó);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
失其國(guó)者未聞?dòng)幸試?guó)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dòng)幸约掖咭病?br>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
未知:佚名
古人有學(xué)書于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
師曰:“吾有一篋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
”其人受之,因其封題不甚密,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數(shù)十枚,方知師夙用者。
頓覺羞愧,及反而學(xué),至精其藝。
-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嚙傷人多矣。
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矣。
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
諫議遽召子,曰:“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
戒仆養(yǎng)之終老。
時(shí)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之風(fēng)。
-
兩漢:班固 撰
陳萬(wàn)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
語(yǔ)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fēng)。
萬(wàn)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
”萬(wàn)年乃不復(fù)言。
-
先秦: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
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
”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
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
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選自《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上》)
-
先秦:墨子及弟子 撰
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無(wú)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shuí)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
”墨子曰:“何故策驥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
” 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
”耕柱子悟。
-
先秦: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
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
”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
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
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
兩漢:劉向
鄒孟軻母,號(hào)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時(shí),嬉游為墓間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
”復(fù)徙居學(xué)宮之旁。
其嬉游乃設(shè)俎豆,揖讓進(jìn)退。
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長(zhǎng),學(xué)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