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周邦彥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絕。
細(xì)看艷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紅綃輕帖。
勻朱傅粉,幾為嚴(yán)妝時涴睫。
因個甚、底死嗔人,半餉斜眄費(fèi)貼燮。
斗帳里、濃歡意愜。
帶困眼、似開微合。
曾倚高樓望遠(yuǎn),似指笑頻目閏,知他誰說。
那日分飛,淚雨縱橫光映頰。
揾香羅,恐揉損,與他衫袖裛。
-
宋代:趙長卿
葉底蜂衙催日晚。
向晚勻妝,巧畫宮眉淺。
翠幕無風(fēng)香自遠(yuǎn)。
金船酌酒須教滿。
未說別離魂已斷。
雨幌云屏,只恐良宵短。
心事不隨飛絮亂。
宦情肯把恩情換。
-
宋代:趙師俠
不比陽關(guān)去路賒。
使君行即返京華。
清江江上是吾家。
聚散有時思夜雨,留連無計(jì)勸流霞。
紅愁綠慘一川花。
-
宋代:蘇軾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拊床而止之,既止復(fù)作。
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聲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
”發(fā)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也?向?yàn)楹温?,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jiān)而不可穴也。
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
吾聞有生,莫智于人。
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jì)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為多學(xué)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
使童子執(zhí)筆,記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