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李綱
九日菊花遲,茱萸卻早。
嫩蕊濃香自妍好。
一簪華發(fā),只恐西風(fēng)吹帽。
細(xì)看還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時,清歡多少。
鐵馬臺空但荒草。
旅愁如海,須把金尊銷了。
暮天秋影碧,云如掃。
-
宋代:蔣捷
素肌元是雪。
向雪里帶香,更添奇絕。
梅花太孤潔。
問梨花何似,風(fēng)標(biāo)難說。
長洲漾楫。
料鴛邊、嬌蓉乍折。
對珠櫳、自翦涼衣,愛把淡羅輕疊。
清徹。
螺心翠靨,龍吻瓊涎,總成虛設(shè)。
微微醉纈。
窗燈暈,弄明滅。
算銀臺高處,芳菲仙佩,步遍纖云萬葉。
覺來時、人在紅幬,半廊界月。
-
宋代:王齊愈
玉肌香襯冰絲縠。
系絲冰襯香肌玉。
纖指拂眉尖。
尖眉拂指纖。
巧裁羅襪小。
小襪羅裁巧。
移步看塵飛。
飛塵看步移。
-
宋代:徐似道
西子湖邊春正好,輸他公子王孫。
落花香趁馬蹄溫。
暖煙桃葉渡,晴日柳枝門。
中有能詩狂處士,閑將一鶴隨軒。
百錢買只下湖船。
就他弦管里,醉過杏花天。
-
宋代: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xué)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zāi)所被者幾鄉(xiāng),民能自食者有幾,當(dāng)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gòu)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fā)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jǐn)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dāng)給粟三千石而止。
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憂其眾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憂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
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于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
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
又為之官粟,得五萬二千余石,平其價予民。
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
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zé)其償。
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yǎng)之。
明年春,大疫。
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
募僧二人,屬以視醫(yī)藥飲食,令無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處隨收瘞之。
法,廩窮人盡三月當(dāng)止,是歲盡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屬。
有上請者,或便宜多輒行。
公于此時,蚤夜憊心力不少懈,事細(xì)巨必躬親。
給病者藥食多出私錢。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轉(zhuǎn)死;雖死得無失斂埋,皆公力也。
是時旱疫被吳越,民饑饉疾癘,死者殆半,災(zāi)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xùn)|向憂勞,州縣推布上恩,人人盡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為得其依歸。
所以經(jīng)營綏輯先后終始之際,委曲纖悉,無不備者。
其施雖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雖行于一時,其法足以傳后。
蓋災(zāi)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無,而能為之備。
民病而后圖之,與夫先事而為計者,則有間矣;不習(xí)而有為,與夫素得之者,則有間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樂為之識其詳,豈獨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歲之災(zāi),推公之所已試,其科條可不待頃而具,則公之澤豈小且近乎!公元豐二年以大學(xué)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
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豈弟之實在于身者,此不著。
著其荒政可師者,以為《越州趙公救災(zāi)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