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贊語”的詩詞
-
兩漢:司馬遷太史公曰:學(xué)者多稱五帝,尚矣。
然《尚書》獨(dú)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
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fēng)教固殊焉。
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予觀《春秋》《國語》,其發(fā)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
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
非好學(xué)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jì)書首。 -
兩漢:司馬遷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
”又聞項(xiàng)羽亦重瞳子。
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zé),過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