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王績
弱齡慕奇調(diào),無事不兼修。
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明經(jīng)思待詔,學(xué)劍覓封侯。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
中年逢喪亂,非復(fù)昔追求。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游。
風(fēng)云私所愛,屠博暗為儔。
解紛曾霸越,釋難頗存周。
晚歲聊長想,生涯太若浮。
歸來南畝上,更坐北溪頭。
古岸多磐石,春泉足細(xì)流。
東隅誠已謝,西景懼難收。
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jīng)秋。
庚桑逢處跪,陶潛見人羞。
三晨寧舉火,五月鎮(zhèn)披裘。
自有居常樂,誰知身世憂。
-
唐代:李益
青楓江畔白蘋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君見隋朝更何事,柳楊南渡水悠悠。
-
唐代:徐凝
三條九陌花時節(jié),萬戶千車看牡丹。
爭遣江州白司馬,五年風(fēng)景憶長安。
-
唐代:薛能
臨風(fēng)高視聳奇形,渡海沖天想盡經(jīng)。
因得羽儀來合浦,便無魂夢去華亭。
春飛見境乘桴切,夜唳聞時醉枕醒。
南守欲知多少重,撫毛千萬喚丁丁。
-
唐代:許棠
東風(fēng)萬物新,獨未到幽人。
賦命自多蹇,陽和非不均。
五陵三月暮,百越一家貧。
早誤閑眠處,無愁異此身。
-
唐代:蔣吉
一囊書重百馀斤,郵吏寧知去計貧。
莫訝偏吟望鄉(xiāng)句,明朝便見嶺南人。
-
唐代:佚名
燕燕,飛上天。
天上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
-
宋代:王千秋
雄姿畫麒麟,朽骨分螻蟻。
爭似及生前,常為鶯花醉。
云山靜有情,天地寬無際。
且放兩眉開,萬事非人意。
-
宋代:廖行之
家山此去無多路。
久沒個、音書去。
一別而今佳節(jié)度。
黃花開未,白衣到否,籬落荒涼處。
崢嶸歲月還秋暮。
空腹便便無好句。
菊意愆期渾未許。
那堪惹恨,年來此日,長是瀟瀟雨。
-
宋代:王炎
往年糊口謀升斗。
朱墨塵埃沾兩袖。
黃粱夢斷始?xì)w來,依舊琴書當(dāng)左右。
而今藏取持螯手。
林下獨居閑散又。
問之何以得長年,寡欲少思安老朽。
-
宋代:嚴(yán)仁
杰閣青紅天半倚。
萬里歸舟,更近闌干艤。
木落山寒鳧雁起。
一聲漁笛滄洲尾。
千古文章黃太史。
虱虱高風(fēng),長照冰壺里。
何以薦君秋菊蕊。
癯瓢為酌西江水。
-
唐代:韓愈
(周公為太王作。
本詞云:狄戎侵兮,土地遷移。
邦邑適于岐山,烝民不憂兮誰者知。
嗟嗟奈何兮,予命遭斯)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
伊我承序,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將土我疆。
民為我戰(zhàn),誰使死傷。
彼岐有岨,我往獨處。
爾莫余追,無思我悲。
-
唐代:皮日休
棄膻在庭際,雙鵲來搖尾。
欲啄怕人驚,喜語晴光里。
何況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
唐代:崔道融
夜泊江門外,歡聲月里樓。
明朝歸去路,猶隔洞庭秋。
-
唐代:喻鳧
落日太湖西,波涵萬象低。
藕花熏浦溆,菱蔓匿鳧鹥.
樹及長橋盡,灘回七里迷。
還應(yīng)坐籌暇,時一夢荊溪。
-
唐代:溫庭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fēng)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
唐代:皇甫松
摘得新,枝枝葉葉春。
管弦兼美酒,最關(guān)人。
平生都得幾十度,展香茵。
酌一卮,須教玉笛吹。
錦筵紅蠟燭,莫來遲。
繁紅一夜經(jīng)風(fēng)雨,是空枝。
-
清代:蔣春霖
云氣壓虛欄,青失遙山,雨絲風(fēng)絮一番番。
上巳清明都過了,只是春寒。
華發(fā)已無端,何況花殘?飛來蝴蝶又成團。
明日朱樓人睡起,莫卷簾看。
-
宋代:辛棄疾
細(xì)把君詩說。
悵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
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
乍一見、寒生毛發(fā)。
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金屋冷,夜調(diào)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
看乘空、魚龍慘淡,風(fēng)云開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
嘆夷甫、諸人清絕。
夜半狂歌悲風(fēng)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
南共北,正分裂。
-
唐代: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
人語驛邊橋。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
夢見秣陵惆悵事,桃花柳絮滿江城。
雙髻坐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