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劉義慶
陳遺至孝。
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輒貯收焦飯,歸以遺母。
后值孫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
時(shí)遺已聚斂得數(shù)斗焦飯,未及歸家,遂攜而從軍。
與孫恩戰(zhàn),敗,軍人潰散,遁入山澤,無以為糧,有饑餒而死者。
遺獨(dú)以焦飯得活,時(shí)人以為至孝之報(bào)也。
-
未知:佚名
武平產(chǎn)猿,猿毛若金絲,閃閃可觀。
猿子尤奇,性可馴,然不離母。
母黠,人不可逮。
獵人以毒附矢,伺母間射之。
中母,母度不能生,灑乳于樹,飲子。
灑已,氣絕。
獵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鳴而下,束手就擒。
每夕必寢皮乃安,甚者輒抱皮跳躍而斃。
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愛其身。
況人也耶?世之不孝子孫,其于猿子下矣!
-
未知:佚名
丐不如其鄉(xiāng)里,明孝宗時(shí),嘗行乞于吳。
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
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
”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
行里許,至河旁,竹樹掩映,一蔽舟系柳陰下。
舟雖蔽,頗潔,有老媼坐其中。
丐坐地,出所貯飲食整理之,奉以登舟。
俟母舉杯,乃起唱歌,為兒戲,以娛母。
母食盡,然后他求。
一日乞道上,無所得,憊甚。
有沈孟淵者,哀而與之食,丐寧忍餓,終不先母食也。
如是者數(shù)年,母死,丐不知所終。
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